2022年10月,红船编辑部走进了93岁新四军老战士田宗豪的家。认识田老是在黄克诚大将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田老平易近人,是一位有着74年党龄的新四军老战士。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由步兵转职海军,担任过解放军海政文工团政委。
在这次座谈会上,田老的讲话稿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别人的讲话稿都是打印出来的,田老的讲话稿则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字迹俊秀、结构严谨、令人赞叹,很难相信这是一位93岁老人的笔迹。“田老,这是您写的字吗?”见我们有疑问,田老自信地笑着说:“这字就是我写的,文稿也是我写的,我从不找人代笔的。”
田老亲自手写的讲话稿
写标语也是打鬼子
战争年代里,盐阜地区是我党革命老区根据地,这里也是田老的家。田老说:抗日战争时期,江苏盐城、阜宁一带穷得不得了。1940年我10岁的时候,黄克诚师长带领第五纵队解放了我的家乡。根据地群众都说新四军的队伍是人民的好子弟,开赴前线时会做到“三不走”。老百姓家的水缸没挑满不走,地面没扫干净不走,借的物品没有还清不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我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田老接受红船编辑部专访
1943年“鬼子”来了,新四军在我的家乡建立起了革命根据地,实行民主建政,让我这个贫苦出身的孩子上了小学,后来又读了初中。那个时候,我们村一共才有两个中学生,一个是地主家的孩子,另一个就是我。
上小学的时候,我就特别渴望有朝一日能参加新四军,到前线去打鬼子。新四军指战员对老百姓特别好,因此我和同龄的孩子都想加入这支队伍。负责招兵的人说我们年龄太小了,建议我们还是先念书。但可以先参加儿童团,帮助新四军站岗放哨,帮助老师写标语,他们说这样也是打鬼子!
儿童团站岗放哨起了很大作用,那时候来人都要路条,目的是防止汉奸潜入根据地刺探情报。我们写标语很有激情,标语内容大都是“还我河山”!老师说“鬼子”把我们的大好河山都占领了,搞不好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标语不能写在群众住房的墙壁上,被“鬼子”看见了会把房子烧掉的。我们发现路边有很多大树,用刀把大树的粗皮刮掉一块,在上面写上标语,那个效果特别好。用纸写的标语贴几天就没有了,写在树上的标语可以保持一年。根据地首长表扬我们说,你们儿童团的表现真是不错!
没想到儿童团还讲纪律
我的父亲是村长,是党组织发展党员的对象,那时候,他经常组织群众慰问新四军指战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深刻,一次新四军打了胜仗,我父亲说新四军的生活太艰苦了,战士们吃饭都没有菜。我母亲听了把家里仅有的20几个鸡蛋用小篮子装上,让我给新四军送过去。
开始他们不要,我说你们不要我们就不走了。我母亲说了,新四军为了老百姓打仗吃几个鸡蛋算什么!何况这些鸡蛋是我们自己家里养的,没有花钱的。听到这些他们才收下了鸡蛋,非要留下我们吃晚饭,当时我们几个小伙伴高兴得不得了。
吃晚饭时一位姓刘的连长说,明天我们要攻打石庄,你们跟我们一块儿打怎么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保护好你们的安全,让你们看看我们是怎么打仗的!我们一听说能看打仗,就非常高兴地答应了。那次战斗大约持续了40分钟左右,石庄就打下来了。打扫战场的时候,我们请示刘连长:“儿童团能干什么?”刘连长说:“帮着大家一起搬战利品!”缴获的战利品很丰富,有衣服、鞋子、子弹……那时候我已经十三岁了,跟着大家一块搬东西。大约在六点钟左右,为防止被盐城、阜宁一带的“鬼子”包围,我们就跟随部队带着战利品赶紧撤退了。
回家的时候刘连长送了我一双鞋子,我高兴地拿着鞋子回到了家里。这双鞋被我父亲看见了,问我鞋子是从哪里来的?我说这是昨晚上打石庄刘连长给我的战利品。父亲严厉地说:“不行,战利品是新四军战士们用命换来的,他们经常跑路需要穿鞋,你拿回来干什么?”要我把鞋送回去。见我把鞋子送回来,刘连长说:“你们儿童团真是不得了啊,没想到你们还讲纪律啊!你在儿童团都讲纪律,以后要当新四军一定是个好苗子!”
我问刘连长:“我能当新四军吗?”连长问我:“小鬼你多大了?”我回答说:“13岁了!”他哈哈一笑说:“回去继续读书,等有文化了再来参加新四军好不好?”从那以后,我对新四军感情更深了,现在想想,自己那时候多读几年书是对的。1946年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停战协定,我所在的学校被国民党军的飞机炸毁了。我从学校出来以后没有回家,瞒着父母在离家100里的地方加入了新四军队伍。我为什么要加入新四军,因为这支队伍太好了!
独立完成任务火线入党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了关键阶段,根据地的生活条件更加艰苦了。那时我在连队当文化教员,我的连长是陈赓大将的亲弟弟陈问心。一次接上级通知,国民党军要攻打我根据地,部队必须马上转移。
当时,我们用的一些教材还没有印刷完,陈问心连长说:“你们走,我留下来。”我说:“你不能留下来,你是连长要指挥队伍,我留下来!”他说:“小鬼怕不怕死?说句不该说的话,让你留下来我不大放心!”我说:“这次你就放心吧,我人在教材在,一定把教材安全转移出去。”我告诉陈连长:“当兵不怕死,怕死就不当兵,等这件事结束后我要申请入党。”
田老接受红船编辑部专访
陈问心连长走后,我组织工人加紧印刷。不久国民党军真的来了,我在民兵的掩护下,把教材顺利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再次见到陈问心连长,他说:“你做得很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敌人来势凶猛,我们还担心你被国民党军抓去了。”
我说:“这个功劳不是我个人的,是在民兵和工人的协助下才完成的。”陈问心连长说:“你能靠着民兵和工人完成这个任务,说明你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是一名真正的战士。你不是要入党吗?我来做你的入党介绍人。”战争考验人,我17岁独立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实现了火线入党。
解放盐城战斗结束后,我跟随谢振华参加了济南战役。我当时是连通信员、文化教员。组织成立担架队,战士们受伤了,保证有担架和人员进行抢救;要想办法把饭送到前线阵地上去,保证我们的战士能吃上饭;随时保障电话线路畅通,因为我们纵队是军级单位,只要一停下来首长马上就要通电话。济南战役前后打了22天,环境非常恶劣。一些人从江苏开赴济南时,许多战士想不通,思想上有抵触。尤其是在沂蒙山区,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那里的水太金贵了。每个人每天分一点水,洗脸的时候拿毛巾沾一沾,在脸上擦一擦。不能洗脚,不能洗衣服,因为没有水啊!但即使这样,我们的队伍也要保证当地老百姓用水。
人都饿着却用油条喂马
淮海战役打响时,我在华东野战军十二纵队(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军),当时军部管理文件的同志挂彩了,调我到军部作战处接替他的工作。那个时候,谢振华军长所有的号令、文书都要经过我的手。淮海战役两个月时间里,军部与政治部经我手传达的文件就有1100多份,无一差错。
我管理着一个步兵班、一个骑兵班,遇到紧急命令我就派骑兵送达,其他文件让步兵班战士徒步送达。有一次,一份紧急文件需要马上送出去,骑兵班送信战士的马饿得走不动路,无论战士怎么拉它都不走,急得战士不知道如何解决。
此时,正是淮海战役条件最艰苦的时候,我们有的战士也都三天没能吃上饭了。当时,我正好看见一个小孩在吃油条,我就把口袋里仅有的七毛钱掏出来,买了几根油条喂了战马。战士说怎么能让你花钱呢?我说这是为了完成任务。战马吃了五六根油条,身上有了力气能走路了,战士顺利的把文件送到了目的地。旁边的民夫看见我用油条喂马很不理解,说解放军也真是的,人饿着却让马吃油条!
俘虏政策救了我的命
渡江战役时,军部考虑到我有初中文化,便向首长请示,想让我留下来当报话员,军长同意了。当时,我用的报话机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背的那种。
渡江战役的纪念章为什么是黑色的?因为渡江是在晚上开始的。从部队渡江开始一直到上海,我都背着这部报话机,随时向后方传达前线的情况。那个报话机体积很大、很笨重,坐下来要架天线,没有电的时候要手摇发电。
即将登陆的时候,敌人的枪炮十分密集。我们的船上带着一个班,有几个人负伤了,我很幸运,没有负伤。我用报话机把前方的情况报告给后方,前方炮火在延伸,某地碉堡还没有摧毁......后方按照我报道的情况对部队渡江做出调整。登陆以后,我看到后面的许多船都被敌人的飞机炸毁了!
渡江时分配给我两名俘虏兵,让他们协助我的工作。一个是山东人名叫李水,另一个是福建人名字叫黄勇。他们都是刚刚从淮海战场上抓过来的,因为渡江任务紧急,还没有进行教育就派上了用场。渡江之前他们两个策划,准备找机会把我打死扔到江里,他们想趁乱回到蒋介石那里去立功授奖。
部队到了上海搞忆苦思甜补课,他们说,我们给蒋介石卖命真是不应该,我们刚到这里的时候,准备把小田打死,到蒋介石那里去请功,但我们没有下手。李水说我们被捕以后,给小田当助手,我给过小田两块钱,想买通他对我们好一点,但小田没有要,把钱还给了我。过江之前被子里面的棉花都拿掉了,夜里过江非常冷,小田和我们一个被窝,三个人的单被聚在一块取暖。黄勇说我架天线时不小心掉下来腿受伤了,小田带着我到卫生员那里去看病,后来还帮助我换药,把我们当亲兄弟一样,渡江时我们觉得不好下手了。
我当时听了他们这些话出了一身冷汗,这件事让我意识到,我们优待俘虏的政策太好了。我以前不太理解,也不赞成把俘虏当兄弟一样看待,甚至有些想不通。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政策制定后,不一定马上就想通。但新四军部队里有一句话:“不通也要执行!”想不通可以保留意见。我就是在这种半通不通的情况下执行了俘虏政策,结果很受益,我们都没有因此牺牲。
采访结束时,保姆大姐指着几乎被书和纸张堆满的餐桌悄悄地告诉我们说:“田老现在每天都坚持练习书法,他生活非常节俭,平时连一张纸都舍不得扔,报纸看完了再写字,说这样是物尽其用。”
撰文:王向明
视觉:王学民
统筹:张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