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船”作为红色基因庚续、红色文化传播主阵地以此命名。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署名文章,提出“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强调要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2016年,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大思政课”的号召,红船融媒应运而生,成为宣传和推广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新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红船精神”。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次强调“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党的宗旨。为此,红船融媒推出了双月刊《红船》,取得突出成绩。截至2024年底,《红船》已专访包括“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李大钊、李达,“延安五老”董必武、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林伯渠,“新中国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彭真、陶铸、李富春、胡耀邦、耿飚、李立三、高岗、博古、马文瑞、程子华,“革命先烈”方志敏、澎湃,赵世炎、杨靖宇,“开国将帅”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开国元勋后人300余人,积极弘扬了“红船精神”。
作为一家新媒体平台,红船融媒还通过与各大媒体平台合作,打造了包括官网、公众号、抖音视频等在内的新媒体品牌,并在腾讯、新浪、网易、百度、头条等平台,刊发原创稿件近2000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拥有粉丝超50万,发布视频1000余条,开国上将刘亚楼之子刘煜滨“我们家哥仨是三个妈生的”、开国上将邓华之女邓英“父亲出征前对妻子说:瓦罐难免井上碎,将军难免阵上亡”多个视频播放量超过1000万。
同时,红船融媒以特有的红色资源,于2023、2024年编著的《百年家国情:开国元勋后人忆先辈》,《家国情怀》《红色家风》《烽火恋情》三部曲,分别在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获的一致好评,尤其是编著的《家国情怀》《红色家风》《烽火恋情》三部曲,得到中宣部重视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
多年来,红船融媒以“传承红色基因,踏寻先辈足迹”为核心内容,举办了数十场线下、线上的红色主题论坛活动,足迹遍布在北京、云南、重庆、河南、内蒙古、江西、山西、江苏、广西、湖北、四川、湖南、吉林等省市自治区的20多个城市。据不完全统计,出席论坛活动的嘉宾有周恩来、任弼时、朱德、陈毅、邓子恢、马文瑞、程子华、陈赓、罗瑞卿、徐海东、萧劲光、萧克、杨得志、李德生、方志敏、李克农、胡乔木、黄克诚、滕代远、贺炳炎、李大钊、刘亚楼、朱良才、陈赓、王近山、杨靖宇、董必武、吴玉章、赵世炎、彭德怀、张云逸、罗荣桓、林伯渠、陈士榘、叶挺、吕正操、李天佑、宋任穷、宋时轮等近百位老一辈革命家后人的积极参与,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船精神”、讲好红色故事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此外,红船融媒还与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八路军研究会、北京开国元勋文化促进会、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延安儿女联谊会、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北京亮剑艺术团、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四野后代联谊会、黄埔军校同学会等团体和机构建立了广泛合作和联系。
在未来发展中,红船融媒将以特有的红色资源,联合政企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新矩阵,包括红船学院、视频直播、红色文化APP、红色文化超级IP、数字藏品、VR党课、文创品,以及丰富多彩的红色主题活动等,持续激发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船精神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