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心底无私,严以律己,廉洁奉公。
他,以身作则,勤劳简朴,让所有国人无不潸然泪下。
他,没有子女和遗产,却有十里长街百万群众洒泪送别。
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周恩来
今天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8周年,回顾周总理的一生,呕心沥血,任劳任怨,把他的全部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党和人民,生前“持荐轩辕多少血,词华和梦同捐”,在死后连一捧骨灰都没有留下。
今天,我们选取了周总理工作生活中的一些事,与读者一起从中感悟总理的大义。
一条枕巾
1958年1月,周恩来到杭州视察,随身带着自己的铺盖:枕巾、棉褥子、床单和旧被子。旧被子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梅园新村用的那一床,洗得已经泛白。枕巾也是用了又用,中间已经破损。他就把中间破了的地方剪掉、两端重新缝上继续用。浙江省警卫处副处长王长索同志实在看不下去,就趁他去开会的机会,领了一条新枕巾给换上了。
周恩来开会回来后,发现换了新枕巾,就询问换枕巾的来龙去脉和原因。王长索觉得那条枕巾已经很旧,而且换一条枕巾也花不了多少钱,就一五一十地向他报告了情况。周恩来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他还强调,即使以后富裕了,也不能丢了这个光荣传统。
在其他场合,周恩来也讲过不少类似的话,他很坦率地说,六七亿人口的中国,就一个总理,再穷也不缺那几身新衣服。但问题不是缺不缺衣服。他这样做,不光是一个人的事,是提倡节俭,不要追求享受,提倡大家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共产党员本色。
▲1973年1月,周恩来总理
两次“发问”
1936年6月底,红军到达两河口地区。在部队休息期间,周恩来所在的党小组进行了改选。他的警卫员魏国禄当选党小组组长,党小组随即召开了组织生活会。过了一段时间,周恩来问魏国禄为什么没开党小组会议,魏国禄回答说:“小组会议开过了,看到首长忙,就没通知您。”周恩来听罢,立即严肃起来,发问道:“那怎么能行?我是党员,应当过组织生活。如果有事确实不能参加,我自己可以向你请假,你不通知我就是你的不对呀,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是普通党员,谁都要过组织生活,这是个党性问题,你明白吗?”这是周恩来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一次“发问”。
红军到达陕北后的一天,周恩来询问魏国禄:“小组长,这个月党费我还没交吧?”魏国禄回答:“已经代首长交过5分钱党费了。首长集中精力忙军政大事,我们代交还不是一样的。”周恩来听罢,又立即严肃起来,发问道:“党费怎么可以让人代交呢?军政大事重要,交党费也重要,因为这是每个党员的义务。”这是周恩来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又一次“发问”。
周恩来在革命战争年代两次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发问”,看似普普通通,实则掷地有声,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时刻秉持讲政治、守纪律、不搞特殊的党性意识。
▲长征到达陕北时的周恩来
三付饭费
周恩来在外面饭店请客,也是自费,而且不是象征性地付点钱,是按照标准交。
1973年9月,他陪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杭州。蓬皮杜走后,周恩来特地请随行人员到楼外楼饭店吃便饭。饭后,省里的同志要付钱报销,他坚决不同意,饭店只得收了10元钱。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又增加了两次,共收了20元钱。到机场后,他还担心付的钱不够,又留下10元钱请机场转交饭店。
这种公私分明、一丝不苟的精神使饭店的同志们十分感动。他们核算这顿饭菜钱,共计19元多,并把饭菜清单、核算报告连同多余的钱,一起寄给了总理办公室。
“三次付饭费”,体现了周总理自始至终保持清正廉洁、不搞特殊的作风,这也为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
▲周总理摆出“V”字手势
四个昼夜
1961年5月3日至6日,周恩来亲自到河北邯郸地区武安县伯延公社进行调研,这就是着名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周恩来召开社员代表座谈会,讨论食堂、供给制和自留地等问题。社员们最关心食堂问题,但又不敢说食堂不好。周恩来点名让坐在一角的一名社员发言。那名社员叫张二廷,性格耿直,站起来说:“总理,你叫我说真话,还是假话?”周恩来说:“当然是说真话。”于是,张二廷毫无顾忌地说:“要说真话,刚才说食堂好的那些话,都是假话。食堂好——食堂吃不饱。”周恩来随后就食堂问题逐一征求了意见。
周恩来的伯延之行,推动了全国农村公共食堂、供给制等问题的解决,是一次成功的调研,为以后做好调研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过好“五关”
《过好“五关”》是1963年5月29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他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过好思想、政治、社会、亲属和生活“五关”——过思想关“一直改造到老”;过政治关“认真对待立场问题”;过社会关“要有长期奋斗的决心”;过亲属关“做出一点表率来”;过生活关培养美德、提升境界。周恩来强调过“五关”是长期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对待,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步地过好“五关”。
关于过“五关”问题,周恩来还多次对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亲属讲过。重温这些观点,不仅具有深远历史意义,而且对于新时代领导干部坚持自我改造具有重要启示。
▲周恩来
六个铜币
瑞金城外有一个小村子叫乌石垄,是中革军委机关所在地。1933年周恩来与邓颖超住在乌石垄时,经常帮助红军家属顾大嫂整治菜地。
一次,顾大嫂摘了一大把园子里的豆角给邓颖超,邓颖超执意不收。“你要不拿走,我就自己送去。”顾大嫂坚决地说。“那好,我收下豆角,明天给你送钱来。”邓颖超见拗不过,只好收下了。
邓颖超回到家后,详细地给周恩来讲了这把豆角的来历。周恩来一听,爽朗地说:“盛情难却嘛!晚上炒一碗新鲜豆角,请同志们也来尝尝鲜,明天我们再送钱去。”
第二天黄昏,周恩来与邓颖超一起来到顾大嫂家。不等顾大嫂开口,周恩来先开了腔:“顾大嫂,谢谢你给的豆角,味道好鲜哩!有好长时间未吃过这样新鲜的豆角了。但钱你一定得收下。”说完,周恩来将6枚铜币放在桌子上。顾大嫂始终不肯收。周恩来严肃地说:“顾大嫂,你就收下吧!吃了豆角要付钱,这是红军的纪律。我们这些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啊!”
▲1950年8月8日中南海西花厅,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二十五周年留影
七条修养要则
1943年农历2月13日,是周恩来45岁生日。这天,他谢绝了大家为他准备的茶点和生日庆贺活动,独自回到办公室,结合整风学习和亲历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写下一份《我的修养要则》。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
五、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我的修养要则》是周恩来写给自己的生日箴言,更是写给党员干部的修养准则。
八项工作安排
在周恩来纪念室的展柜里,陈列着一本周恩来同志1974年的工作日历。在3月26日这一页上记载着:
下午三时 起床
下午四时 与尼雷尔会谈(五楼)
晚七时 陪餐
晚十时 政治局会议
晨二时半 约民航同志开会
晨七时 在七号办公
中午十二时 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和王后
下午二时 休息
一天连续工作长达23个小时,这对普通人来说不可想象,而周恩来总理当时已经76岁,而且身患重病、正住院治疗。
工作台历记录得清晰而明确:从1974年1月1日至6月1日住进医院准备接受手术期间,每日工作12小时至14小时的有9天,工作14小时至18小时的有74天,工作超过18小时的有38天,连续工作24小时的有5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周恩来身上最鲜明的崇高风范。
▲油画《鞠躬尽瘁》
让群众背风坐
1966年3月8日凌晨5时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发生6.8级大地震。10日下午,周恩来亲自前往受灾最严重的白家寨村。他一边走一边不时停下来跟群众握手,说着:“乡亲们,你们受苦了、受惊了、遭灾了,我来迟了。”
当天刮着很大的西北风,可周恩来发现群众都是面对西北风而坐,原来县委专门搭了一个坐北朝南的背风讲台让总理避风。周恩来不同意,坚持改变布置,让群众背风而坐,他自己迎着风讲话。
▲1966年邢台大地震,周总理对灾民发表讲话
大家都是普通劳动者
1958年的6月,北京十三陵水库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
烈日当空,热风炙人,脚下的砂砾都被晒得发烫。奋战在水库工地的千军万马中,有一支由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领导干部三百多人组成的劳动队伍。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到了施工现场,水库指挥部的负责人刚刚说出“我们热烈欢迎首长……”
站在队伍里的周总理立即纠正他说:这里没有首长,没有总理、部长、司局长的职务。在这里,大家都是普通劳动者。
▲1958年6月,周恩来参加劳动
不能把钱花在我这里
周恩来居住的西花厅,出入院子有十几个台阶,每次上下车都需要走很远的一段路。
1952年4月底,秘书何谦想要把这十几个台阶拆除修平,方便周总理直接在院子里上下车。
正当在研究工人出入规定、路线、制度时,遇到周恩来从外面回来。问清楚情况后,周恩来果断地制止了:不准修。有这台阶,我上上也是一个锻炼嘛。国家经济还很困难,不能把钱花在我这里。
▲1966年1月,周恩来与邓颖超在玉泉山
时光荏苒
当年送您的十里长安街
如今已是十里繁华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这盛世,如您所愿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中国青年报、人民网、央视网、学习时报等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