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肃清,中共早期高级干部,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担任过福建省委军事运动委员会主席等职,曾保卫病重的周恩来突围。1928年12月,周肃清由中央派往莫斯科学习,期间与反动派作斗争,表现了中共早期革命者的崇高气节,被喻为现代“苏武” 。
近日,周肃清之子、国际著名经济地质及金矿专家周太和接受了红船编辑部专访。他在采访中回忆道,父亲有着严父与慈父两张面孔,一面用军中标准生活,教导他们说真话,不急功近利;一面在家庭困难时期偷偷在孩子的面饼里加上鸡蛋。谈到互联网与经济,周太和表示,网络监管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一样,均需要平衡。
赴美深造与参加革命的十字路口
据周太和讲述,他的父亲周肃清于1905年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县沙头赵家湾一农民家庭。周肃清儿时家里没有土地,所以比较贫穷,靠着其父亲的努力才有所好转。但不幸的是,父亲在工作时遇难,致使家里生活条件愈发困难,年幼的周肃清不得已辍学。
不过,周肃清自小好学,得到了堂哥周光的救济,又靠着自身聪明才智考入了中学,也打下了扎实的英语基础。1923年,周肃清考入北大工学院。1926年,在他大学即将毕业之际,老师推荐他到美国留学,而与此同时,大学里的新思潮也影响到了他,并产生了忧国忧民的萌芽。
周太和称,这一年,他的父亲迎来了赴美深造或参加革命的人生十字路口。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的一声炮响,挑起了践踏中国主权的“大沽口事件”。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周肃清久久不能平静。他独自来到北海公园平复心情,却看到身后万佛楼内,万尊金佛被八国联军破坏,佛像表面上的金箔被他们刮掉盗走,无一幸免。
周肃清触景生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而这几句诗词引来了一位40余岁的长辈,二人攀谈许久,聊起国家大事很是投机,在得知同为湖南同乡后更倍感亲切。
这位长辈正是李木庵,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司法部首任党组书记、副部长。
1926年8月,李木庵找到周肃清问他,愿意到广州参加革命吗?周肃清答道:“我一直在考虑此事。”听此回答李木庵便称,太好了,如果你愿意,我们明天就动身。“这么急?”周肃清不禁一愣。但又见李木庵认真迫切,便当机立断一口答应:“好,我们一起走。”从那以后,周肃清与李木庵成为生死之交,并影响了其一生。
周太和告诉红船编辑部,父亲曾回忆称。当时年轻,有着一腔热血,就这样投笔从戎,走上了艰险、曲折的革命道路。
在流弹中保卫周恩来,大喊谁当逃兵就毙了谁
1927年,周肃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南昌起义。同年9月底,南昌起义军在汤坑兵败后退出潮汕,向海陆丰撤退。部队渡过榕江,陆续到达普宁县流沙镇。在流沙的乌石地区又遭伏击,伤亡惨重。流沙兵败后,担任起义军唯一代表的周肃清指挥剩下的百余个党团员和官兵,抬着发高烧的周恩来向陆丰方向前进。
当渡过一个海峡时,天色已晚,忽然枪声四起。周肃清怕周恩来出意外,于是令部下六团一个营长带领大部分同志去迎击敌人,周肃清亲自和周恩来的秘书及几个士兵保护周恩来先走。身边子弹擦身而过,极为危险。
据周太和讲述,当时有个抬着周恩来的士兵想要放下担架逃跑,其他几个士兵见状也犹豫着想跟着走。情急之下,父亲拔出手枪说:“谁敢放下恩来同志逃跑,我就毙了他,我就和他拼命!”
听到此话,几个士兵站住犹豫着。周恩来烧得牙齿直打颤,结结巴巴地说:“肃清同志,不要管我了,放下我走吧……”周肃清听到这眼睛通红,泪水打转。他冷静下来说:“大家再坚持一下,等把敌人击退了,要走的,我们会发路费送行的。”这时,同志们打退了敌人,又跟上来了。
到了甲子和碣石之间陆丰县一个海边乡村,海陆丰东江农民运动领袖杨石魂和周肃清等人取得了联系。杨石魂说:“由陆丰到海丰路被敌军截断,到海丰已无路可走。”发着烧的周恩来气喘吁吁地说:“愿意继续革命的,现在分散到上海、香港去找党的组织;不愿意继续干的,可以领钱回家……”能坚持到这时候的几十个人,哪里会有人愿意脱离革命?
于是,周恩来让秘书给了大家香港、上海党的通信地址,还把剩下的钱都分给了同志们。病中的周恩来则由几位熟悉本地的同志保护着去香港,周肃清使劲握着周恩来的手告别,哽咽着说:“恩来同志,千万千万要保重啊!”周恩来虚弱地说:“肃清同志啊,谢谢你一路的照顾,后会有期!”送走周恩来后,周肃清和几位同志,几度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撤退到了香港。
1955年8月回国前在莫斯科
与外国人攀谈智过关卡,巧扮华侨死里逃生
1927年11月初,周肃清被任命为广州起义省委兵委书记,与聂荣臻、黄锦辉、黄南、张处非等一起参加省军委领导工作。
他主要全面负责广州起义前对敌军的瓦解和策反工作,对策反张发奎警卫团并确保党对教导团的控制,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国民党和其他反动势力的迅速反扑,出于工作需要,军委命令周肃清负责军委组织工作。当时周肃清正在参与指挥部队,抵抗张发奎的反扑。
黄锦辉找到周肃清,密令他马上撤出战斗,暂时隐藏身份。周肃清英语很好,被秘密安排混入广州华侨学校。由于形势发展很快,起义部队全部撤离,反动派完全控制了广州,仍然没有人来接头,周肃清才决定考虑撤退。
半夜,周肃清化装成南洋华侨悄悄地溜出来。街上一片“白色恐怖”,“宁肯错杀九十九,也不放走一个共产党”的命令贴在墙上,墨迹未干。
周太和称:“因为父亲是湖南人,且起义军都会带红领带,所以当时只要听到湖南口音或者看到衣领上有红印的人,直接当街处死。”
情急之刻,周肃清藏在胡同里,看到了一个黄包车夫,他知道这些人一般都苦大仇深,支持起义十分坚决,便连忙招手让车夫过来。走近后,车夫听出了他的口音,便小声说:“我把盖帘放下来,无论什么情况,你千万不要出声。”
随后,车夫尽量回避比较危险的盘查关口,转了很久到了靠近码头的一个小巷。车夫说:“先生你看前面小桥上有军警,过了桥就能买票上船去香港。”随后,车夫拒绝了周肃清的两块大洋后便匆匆离开了。
周肃清隐蔽在小巷里观察,小桥那边敌人盘查得十分严。突然,他看见几个外国人走来,周肃清急中生智,走过去主动和他们用英文打招呼并攀谈起来。当他们谈着走过小桥时,那些军警非但没有盘问,还举手向他们敬礼。
这样周肃清通过关卡顺利乘上了船,然而刚到香港,英籍印度兵、外国和华裔武警巡捕及密探特务等荷枪实弹,在下船处一个一个人进行盘查。他亲眼看到排在前面的几位战友在查问中被捕。
当轮到周肃清时,他再次急中生智,无论对方如何盘问,他都挥舞着文明棍装做不懂中国话,只讲英文。经过盘问、搜查,他们只搜出了几块大洋,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东西。外籍巡捕和密探、警察们看这周肃清一身的南洋华侨打扮,只好放他过去了。周肃清又一次死里逃生,化险为夷。
周太和:父亲有着严父与慈父两张面孔
1928年12月,中央通知周肃清与原福建省委书记陈明一起到莫斯科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深造。
1930年初夏,莫斯科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停办,周肃清等被转到莫斯科国际列宁学校,在所谓“清党”时受到迫害,1931年5月被监禁审查,8月被强制到高尔基汽车厂劳动。
1936年夏,他作为第一个东方人考上著名的莫斯科鲍曼大学。1936年底,王明等借着“肃反扩大化”,对周肃清进行诬陷,周肃清在大学无辜被捕,流放到北极圈内沃尔库塔。在此期间,周肃清作为中共早期革命者表现出了崇高的气节,其被喻为现代“苏武” 。
1952年5月,周太和在沃尔库塔出生。其出生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周肃清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为他取名为“太和”。此外,周太和还有两个哥哥,周冰洋和周凭栏。据周太和儿时的回忆,母亲有一次获得了一个电子管留声机,他至今还依稀记得住在隔壁的金发小姑娘,每当家里用留声机播放音乐,就过来抱着他转圈跳舞。
1955年在周恩来、贺龙等关心和批示下,在陈赓、曾三等战友的帮助下,周肃清回国。周太和也跟随着父亲回到了祖国。在周太和的眼中,父亲有两个面孔交织在一起,一面是严父,一面是慈父。
父亲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格,一方面是做人,另一方面是学习,其中重要的是说真话,不要急功近利。周太和称,在他们哥儿仨中,他最为调皮,大哥周凭栏的学习最好,虽然自己学习不差,但处处总以大哥为榜样。其中,周凭栏有一篇作文写得非常好,于是他凭着记忆将大哥作文中大部分内容写进了自己的作文里。结果父亲知道后,严厉的批评了他,还称他这种做法是不诚实,投机取巧。“这次批评对我的教训与影响极大,从那以后,我再也没犯过这种错误了。”周太和说。
周太和还称,小时候,父亲对他们生活上的要求也很多,例如上学时周末回家一定要自己坐公交车回家,不能用车接送;幼年时连手绢等小物件都要自己洗,不得由保姆来帮忙。周肃清一家在中组部宿舍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到周末,他还会带着家人打扫院子。
“父亲有着军人的作息习惯,而我特别爱讲故事,一到暑假就有一群小伙伴围着我听,有时贪玩回来晚了,都要蹑手蹑脚的回自己房间,生怕被骂。”周太和笑着回忆道。
1969年2月1日,周冰洋与周太和二人赴延安插队,1970年1月14日,周太和在日记中写道:“下午机关通知我们家下放到河南长葛中组部五七干校安家落户。”
一次,周冰洋与周太和从延安回京探亲,当时的家庭状况并不富裕。周太和称,探亲完启程回延安前,父亲想用仅有的白面做几张饼,让我们路上吃,但二哥坚决不同意,父亲也只好烙了几张高粱面的饼让我们带上。
回延安的路途遥远,但周太和与周冰洋又买不起火车票,便只好扒在火车外面。春节前的天气把人冻得不行,二人便想吃点东西,到了商铺一看,什么都贵,二哥只好买了碗5分钱的鸡蛋汤,再把父亲烙的饼拿出来一看,里面夹的全是鸡蛋。
周太和接受专访(摄影王学民)
谈经济与网络:网络监管需要平衡
据红船编辑部了解,周太和系国际著名经济地质及金矿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硕士及澳洲昆士兰大学博士。曾作为《国际矿床杂志》的特邀主编,出版了《中国大地构造与金矿》专辑,2003年因评选为《澳大利亚地质学报》最佳经济地质学科研论文而获得“爱德华兹奖章”。他还曾在澳大利亚多所大学任教,发表过数十篇学术性论文,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此外,周太和曾任国际经济地质协会任命委员会委员,并应邀陪同澳大利亚前总理鲍勃·霍克访华。
对于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以及互联网信息安全现状,周太和认为,要在不太破坏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以澳大利亚为例,其东部经济发展迅速,而西部便是荒漠,于是政府在西部开矿,用经济发展补偿环境损失,达到了平衡。
如今互联网上存在很多真真假假的信息,他认为存在两方面情况,一方面是人们对于信息的判断力,需要从儿时的教育做起,提高判断力,分清基础的是非。
另一方面是监管,管理需要平衡,周太和以大禹治水为例,大禹的父亲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直观,面对黄河泛滥的对策便是堵,河水越堵越高,反而影响会更大。而大禹的方法是引导,开拓出航道,引导河水流向。
周太和表示,凡事都需要达到平衡,互联网信息管理如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都需要平衡。互联网管理应当做到三点,一是相信大家,二是引导大家,三是对造谣者进行管理。
撰文: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