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毛笔,一张宣纸,大布衣于右任可以写出惊世之作,影响着两岸同胞;一支毛笔,一张宣纸,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南京政治学院政委文忠民将军,退休后用十年时间潜心研究于右任书法,举办了“翰墨兵心”书法展览,用自己的作品表达新时代军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2022年1月17日,红船编辑部走进文忠民的家。谈起自己学于书的感受,文忠民认真地说:“学习书法要走正道,要像做人一样端端正正、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学习于右任先生的书法,不仅要学他的字,还要学习他的做人之道,学习他满腔热忱的爱国情怀。”
文忠民
学习于书十年,他的字有于味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传统的民族,辛亥革命老人于右任先生,就是一位热忱的爱国主义者。晚年的于右任书法造诣之高,对海内外华人、华侨以及两岸同胞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特别是他渴望两岸统一的情怀更加让人感动,大多数人都很熟悉他的那首《望大陆》,吟诵起来可令听闻者痛断肝肠。
于右任先生
谈起自己学习于右任书法的收获,文忠民首先为我们讲述了他在建党百年时举办的一次书展。在2021年,国庆双节期间,由“于右任国际书法研究会北京工作站”主办,在北京珍宝博物馆成功举办了“翰墨兵心·文忠民将军学习于右任书法作品展”。
孙晓云、赵学敏、姜吉初为“翰墨兵心”书展题词
文忠民说:“这次展览是我退休后放下枪杆子,拿起笔杆子为国家继续发挥余热的成果。在这次展览的开幕式上,展示了我书写的一首诗,用来描述自己学书十年来的心得:六次三原学真经,七十二篇龙卷风。寻迹汉中汉台处,犹见朝临石门铭。洛阳龙门二十品,尚记暮写泪纵横。千唐志斋三绝碑,一笔一划惊雷鸣。吟诵诗篇望大陆,感天动地风雷涌。我走于老书法路,忠国爱民写振兴。”
文忠民将军
举办这次展览,让文忠民在学习于书方面收获很大。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赵学敏、于右任国际书法研究会会长王改民等诸多名家均题词祝贺。有人观后评论:“文忠民将军的书法作品,充满雄风和正大气象。”于右任国际书法研究会的同志如此评论:“文忠民将军的字,有于书的味道!”
文忠民感叹地说:“为了解于右任书法精髓所在,我先后六次到于右任的家乡三原去取经。于老故居有一副对联:一统山河壮,中兴岁月新。看到这副对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的《望大陆》,可见先生晚年是多么渴望叶落归根,两岸一统。”
英雄王伟被授予“海空卫士”称号20年题词
文忠民透露:“2022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我想借此契机,再举办一次书展。如果能实现这一想法,我一定借用于右任先生的影响力,以‘一统山河壮’为主题,为两岸一家亲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于右任先生的诗词、书法能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他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我作为新时代人民军队的一员,更应该学好传统文化,用来宣扬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毛泽东最敬重的国民党元老
于右任先生的草书,继承了怀素小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强化。他是第一个将魏碑和小草融为一体的人,开创了碑学的全新境界,为后人开拓出一条新途径,让后来学习书法的人们避免了许多盲目地探索。
文忠民介绍说:“于右任每日临帖不辍,把写字当作一种乐趣。他的字将篆、隶、草法融入行楷,独辟蹊径;中年时开始专攻草书,参以魏碑的笔意自成一家。有人评论他的字,或如蛟龙,或如处子,或憨态迷人,或古树悬空。每一个字,莫不神化。他是我们国家影响力巨大的文化名人之一。”
文忠民书《念奴娇.焦裕禄》
文忠民给我们讲述了于右任与毛泽东的故事:“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于右任曾在一起畅谈诗词。于右任称赞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写得好,对词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佳句大为赞赏。毛泽东却说:怎抵得上先生‘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之神来之笔。两人拊掌哈哈大笑。毛泽东在国共合作期间,曾经担任过国民党中宣部代部长,和许多国民党元老十分熟悉。他最敬重的人,便是大才子于右任先生。在学生时代就知道于右任的名气,对其十分仰慕。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和于右任还有过多次谈诗论词的交往。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感到大势已去,挟持人才逃离大陆时,毛泽东对文化名人的去留非常关心,尤其是对于右任的去留倍加关注,为没能留下他而感到惋惜。毛泽东晚年时,还向秘书田家英索要于右任的草书。”
要为两岸统一尽绵薄之力
文忠民是一位从基层战士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将军,他的身上始终保持着党和人民军队艰苦朴素的作风。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他从不浪费一张纸。看过的废旧报纸,淡墨写完浓墨写,正面写完反面写,就连孙子、孙女用过的作业与练习纸亦是如此。
文忠民书《赤壁赋》节选
十年来,文忠民留心搜集了大量关于于右任的字帖、作品集、于右任书法字典等工具书,有影印本,也有线装本,这些书为他学习于右任书法提供了很大帮助。这些书里的内容究竟写了多少遍已经很难记得清楚,但只要提哪一幅作品,文忠民都能立刻想起在哪一本书,并能快速翻到书中内容所在的位置。
文忠民说:“我写字不为名利,纯粹是一种兴趣爱好。我是党和军队培养的军人,18岁就当兵,和枪杆子打了半辈子交道。因为年轻时没有机会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感到遗憾,退休后我有时间了,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写书法既能让自己心情愉悦,还能锻炼身体,的确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说到写书法的乐趣时,年逾古稀的文忠民将军,脸上洋溢着天真和幸福:“只要一拿起毛笔,心中的烦恼顿时烟消云散。沉浸在于右任先生的书法线条里面,体验书法的奇妙,越写越舒畅,越写越快乐。有时候家里人喊我吃饭,也一定要写完了才会去。”
在众多的书法传承中,文忠民选择学习于书,就是因为于右任热忱的爱国情怀。书以载道,载什么道?载的是爱国主义精神!文忠民说:“我是军人,决不容忍‘台独’分裂势力破坏祖国的领土完整。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但打击目标是针对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而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两岸毕竟血浓于水,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对自己的同胞,我更愿用手中的笔,尽最大努力争取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
于右任的书法作品饱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为万世开太平”等等无一不是劝人向善,无一不是教育人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我觉得学习书法,不能只是为了锻炼身心,还要注重、关心国家大局,我愿意用手中‘笨拙’的笔,为两岸早日统一尽绵薄之力。这是我努力的方向!”文忠民动情地说。
撰文: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