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回顾|网购国民党机要档案、辗转赴台取回骨灰……刘光典被诬叛变之谜这样揭开

30 2017-11-30 23:45

2008年,一部讲述革命时期地下党工作的电视剧《潜伏》在大陆热播,片尾是中共隐蔽战线战士余则成被派往台湾执行任务。其实,在1949年前后,我有关部门向台湾共派出了1500名“余则成”。

史料记载,当年他们之中共约1100人被蒋介石反动集团杀害。由于那段历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人们对这些烈士的姓名及事迹并不了解。近年来,随着相关历史的不断解密,很多不为人知的英雄人物陆续浮出水面,原中央社会部后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二部交通员、刘光典烈士就是其中一位。

近日,红船编辑部专访了刘光典之子刘玉平,正是靠着他多年来坚持不懈的调查,才揭开了其父英雄事迹。

1.jpg

▲刘光典资料图

01

解放后他两赴台湾执行任务

“在这间十平方米大的小屋里,留下了我儿时的欢乐和悲伤。我母亲就是在搬到这里后一年半去世的。”

这间小屋位于北京东城区一处小小的四合院内,目前已经成为刘玉平的工作室。在正对房门的一个柜子上,摆放着一座黄铜铸就的刘光典烈士雕像。

2.jpg

▲刘玉平 摄影/实习生 李文静

刘玉平告诉红船编辑部,这是在2008年,正当他60岁时。雕塑大师张荣达,主动免费为他父亲铸的雕像。雕塑时参照的是刘光典20岁时的一张照片,刘玉平说,在这间小屋里,是“六十岁的儿子和二十岁的爸爸在一起”。

刘光典,1922年出生,大连人。年轻时他曾经在哈尔滨工程学院及北平辅仁大学就读毕业,后往来于东北、上海、北平做医药生意。1946年,内战开始,在中共地下党员洪国式的影响下,刘光典毅然加入中共东北社会部大连情报处,树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开始了他义无反顾的革命生涯。

相关部门曾对刘光典参加革命后的表现有如下记载:“刘光典,知识分子,擅长商业贸易,在上海成立华石公司时,成为洪国式的主要助手,他为人诚实机警,不嫌弃共产党穷闹革命。在洪国式、秦笠于东北、北平经济处于最困难的时候,拿出自己的财产支持革命工作。计黄金十两,美元一千元。如以当时金价30美元折合一两黄金计价,这一千美元就折合三十两黄金,因此刘光典的贡献是不小的。”

1949年上半年,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中共中央在北平一方面筹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方面继续挥兵南下,准备一举解放全中国。同年5月,刘光典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一项艰巨任务,即先赴香港,后前往台湾取回重要情报。刘玉平告诉红船编辑部,“当时父亲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讲要到遥远的地方做生意,最长一、二年就会回家。”

当时,刘光典离家的时候,他的妻子王素莲26岁,最小的孩子刘玉平才1岁半。没想到的是,这一别就成了刘光典与爱妻及子女的生死之别。

3.jpg

▲刘光典与妻子王素莲

02

突遭不测传来刘光典叛变的消息

根据组织安排,刘光典在台工作一个月以后,顺利返回香港,带回了第一批极为重要的国民党各方面情报。由于需要,1950年1月6日,刘光典再次前往台湾。

然而,没过多久,1月29日,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不久他便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叛变投敌,至使当时的地下党工作者几近全军覆没。刘光典所在的中共情报机构“北方企业行”被敌人破获。失去了与组织的联系,刘光典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在台湾原始山林中,渡过了长达近四年“掘地为穴”的生活。

“父亲离家执行任务的时候,母亲才26岁,我才1岁半。1954年,我父亲被叛徒出卖,在台湾旗山被捕,然后敌人搞了一个离间计,对外谎称刘光典背叛了。”刘玉平回忆道。

刘光典去台湾后这些年间,王素莲在北京一个人抚养三个孩子,默默尽着一个妻子的责任。

父亲背叛组织的消息传来,北京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不久后,母子四人就搬到了如今这个小四合院里一间十平方米大的小屋中,王素莲总会跟孩子们讲,“等全国解放,你爸爸就会回来了。”

当时的刘玉平才6岁大,在他的记忆中,面对生活的种种艰辛,母亲从来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抱怨过丈夫为革命扔下自己和孩子不管,更没有表现出对党和政府有任何不满。这样的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自然也教育出三个懂事听话的孩子。

然而,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就此结束。1955年秋,年仅32岁的王素莲因病去世,刘玉平深情地说:她是位伟大的女性,我们永远怀念她。以后,姐弟三人相依为命。刘玉平告诉红船编辑部,“姐姐也才11岁,当时组织上会给一些生活费,加上姥姥姥爷偶尔过来照顾一下。”姐弟三人就这样慢慢长大成人。

03

为父调查发现惊人历史真相

对于父亲到底身在何处,年轻时的刘玉平心里一直是存在疑问的。“1967年,我去内蒙插队那几年,心里始终牢牢记住父亲原单位——解放军总参二部的一个办公电话。”

没过多久,刘玉平考上大学,回到了北京。那时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清楚父亲当年的真实情况。

1988年,姐弟三人听说有一名从台湾回来的老地下党,带回一个遇难烈士名单。多方查询后发现,刘光典的名字也出现在这个名单里。那时候国家相关部门下发文件,要求给牺牲的革命者追加烈士荣誉,“尽管如此,但那时父亲的情况还没有彻底搞清楚。”刘玉平介绍到。

1991年,台湾作家李敖用高价买到了一些历史机密档案,随后他把这个档案命名为《安全局机要文件》,在台湾公开出版发行了。这本书里涉及到164个案件、上千名共产党员。

当时一个台湾朋友,知道刘玉平在寻找父亲的历史资料,就把这本记录有刘光典内容的书送给了刘玉平。“我父亲的很多结论性内容都是源于这本书里的记载,譬如,‘匿居山间,掘地为穴,过着长年类似原始生活’等。这些都是敌人的评语。”

4.jpg

▲台湾作家李敖用高价买到了一些历史机密档案,随后公开出版发行

“还有一个重要资料,就是我的儿子在台湾某网站上发现一本出售中的名为《一个匪谍逃亡的故事》的印刷小册子,里面详细记载了我父亲当年在台湾南部深山中四年的艰苦历程。”2008年9月,刘玉平通过他在台北的朋友,辗转买到这本小册子。小册子显示,这是一本专门用文字和图画描述刘光典在台湾进行革命活动的极其珍贵的内部原始资料。

小册子中记载,在战友的精心安排下,刘光典在台湾南部的旗山山中成功躲过国民党军警人员的抓捕。由于无法找到返回香港的船只,他决心在深山中与敌人坚持斗争。那四年中,他过着类似原始人的生活,平时住在深山密林中,为了躲避风雨,或在山中掘地为穴或在林中搭个窝棚安身。最艰难时,为了躲避敌人抓捕,刘光典在海拔一千米之上的一个小山洞中安身。山洞洞口仅半米,深一米一,高一米七。

5.jpg

▲台湾一本《一个匪谍逃亡的故事》的印刷小册子,详细记载了刘光典当年在台湾南部深山中

正是基于以上刘玉平及姐姐、哥哥努力搜集到的这些资料,刘光典为革命牺牲的事实才逐渐真相大白。

04

烈士一半骨灰终于被接回大陆

“英雄始终是不会被埋没的,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在我眼中,我父亲是一个完美的革命者。我热爱、尊重他。在为人处事上,我也处处以他为榜样,不能给父亲丢脸。”刘玉平这样对红船编辑部说道。

相关资料记载,刘光典被捕后被国民党关押了5年。1959年2月4日,国民党军事法庭决定,对经过三审判处死刑的我情报部门派往台湾执行任务的交通员刘光典执行死刑。一张刘光典牺牲前的照片显示,当时他微微向右歪着头,轻蔑平静地面对敌人,毫不畏惧。在这一天,一位共产党隐蔽战线的优秀战士,怀着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走完了他37岁短暂的人生。随后,国民党当局又以刘光典的遗体无人认领为由,将其遗体解剖。

10.jpg

▲刘光典牺牲前,敌人拍下这张照片

刘玉平说,“事情查清楚之后,2008年,组织上拨款,帮助我们赶赴台湾去接父亲的骨灰。”

当年,刘玉平多方调查发现,父亲的骨灰存放在台湾一处骨灰塔中。为了取回父亲的骨灰,他和朋友报名参加赴台旅游团,并提前跟旅行团打好招呼,说需要半天时间“探亲”。他们就利用这短短半天时间,来到骨灰塔。

“台湾还没有回归,父亲牺牲在这里,为了能让人们记住这一事实,所以我们当时只取回了父亲一半的骨灰,等在祖国统一那一刻,再把两部分合在一起。”刘玉平说。

6.jpg

▲2008年,刘玉平到台湾接回父亲骨灰

05

“我会继续帮革命者后人查找资料”

多年来,我国隐蔽战线革命者中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只做不说”。再加上当年艰苦的地下斗争很多都是口头命令,没有什么完整的档案记载。这也直接造成了大家对共产党隐蔽战线革命者的所知所见都很少。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2009年春,台湾地下党员陈炳基、章中同志以及刘光典烈士之子刘玉平等三人,通过中央党史研究室向党中央提出建议,建设一座专门纪念这批烈士的场所。

7.jpg

▲刘玉平接受红船编辑部采访 摄影/实习生 李文静

2013年秋,在党中央决策下,“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建成。上世纪五十年代牺牲在台湾的八百多名中共隐蔽战线战士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才得以解密。

经查找,目前已有包括吴石将军在内的被蒋介石集团杀害的846位中共隐蔽战线烈士及其他人员的名字,被刻在花岗岩墙壁上。刘光典烈士的名字也位列其中。

在广场上还刻有一处铭文,上面写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批无名英雄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秘密赴台湾执行任务,牺牲于台湾。不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普天欢庆新中国诞生的时刻,他们始终坚守隐蔽战线,直到用热血映红黎明前的天空,用大爱与信仰铸就不灭的灵魂 。”

在台湾,相关单位也树立碑文,纪念这些热血志士。2000年,台北市政府在马场町竖立纪念碑文,保留了刑场土丘,并将那里开辟为“马场町纪念公园”,以纪念1950年代为追求社会正义及政治改革牺牲的革命者们。

在采访的尾声,刘玉平对红船编辑部坦言,目前还有一些在台湾牺牲的烈士情况尚不清晰,他也在帮助这些革命者的后人们查找历史资料,“目前已经帮助查清了数位烈士的真相,找到了当年台湾的相关资料及证据。”

撰文:纪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