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为共和国的创立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同样在于他们及其后人精心培育的良好家风。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
为此,红船编辑部特推出“红船家风故事栏目”,通过邀请老一辈革命家及革命英烈、开国元勋后人,来讲述那些令人动容、心生敬仰的革命家风故事。
周映渠,河南信阳谭家河乡人。信南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的领导人之一,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
七七事变后,周映渠用全部家产购买武器装备,组建了一支群众抗日自卫队。1941年,他当选信南县委书记,1942年又任信应罗礼指挥部指挥长。1946年6月26日,根据组织决定,周映渠随中原北路军突围。到达陕南后,他奉命组建郧山支队,并任政委。1947年2 月初,由于叛徒出卖,周映渠与随行5名工作人员在山阳县李家店被国民党匪徒包围,不幸牺牲。
▲周映渠烈士,1947年牺牲
周映渠的小儿子周继强在回忆录里说:“父亲自投身抗日,虽战斗在家乡,但经常过家门而不入。他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母亲和我们共同的感受。”
近日,周继强接受了红船编辑部的采访,以下内容根据其口述整理。
父亲将不满10岁大哥送到新四军
我大哥周继耀,出生于1931年。1941年,父亲把不满10岁的大哥周继耀送到新四军第五师先锋剧团,一边学习,一边搞宣传,一边进行军事训练。一天拂晓,部队还没起床,国民党的顽固派突然袭击先锋剧团。大哥听到枪声迅速起床,机敏地翻越围墙,不料被敌人发现向他射击。大哥跳下围墙一口气跑了七、八里路,见没有敌人追来,一下子就坐在了地上,两腿关节钻心的疼痛,坐在地上怎么也站不起来。幸好这时有一位老大爷路过,把大哥背回了家。
到家以后,大哥给母亲哭诉,不想再回部队了。母亲见了非常心痛,也不忍心再把大哥送到部队,父亲却风趣地说:“好么!孩子经受了一次锻炼么!”并鼓励了大哥的勇敢精神。还动员母亲,说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革命意志。过了两天,父亲就又把大哥送到新四军第五师洪山公校初级班学习去了。
▲周映渠之子周继强
父亲关心爱护他人,但对自己和家人要求却非常严格,从来不许搞一点特殊。一次作战,缴获了一批物资,上级决定留下一部分物资分给部队使用。供给处同志见父亲那床被子已破旧了,一个角都露出了棉花,提出给父亲一条毛毯。父亲说:“我的被子还能用,这条毛毯还是送到医院,我们的伤病员更需要它。”
1944年,我的二哥周继刚才9岁。那时抗战形势稍有好转,部队生活也有了一些改善,供给处主任龚敬思因患病身体虚弱,组织决定他的伙食单独做,每天能吃上鸡蛋,以补养身体。一天二哥来到指挥部看父亲,见龚叔叔吃鸡蛋,可父亲没有鸡蛋吃。二哥有些好奇地推搡着父亲说:“爸爸,您怎么没鸡蛋吃呀?”父亲见孩子有些不懂事,火一冒,顺手拿起桌子上的筷子就往二哥头上打,并说:“你龚叔叔有病,应该照顾,哪能跟病人比呀!”
不一会儿,二哥的头起了一个大包,委屈地哭着跑回了家向母亲告状。母亲见二哥头上那个红红的大包十分心痛。事后母亲见父亲时,有些不平地说:“你教育孩子不要跟别人比吃穿,我赞成,但不能打孩子。”父亲打了孩子后也很后悔和心痛,听母亲这么一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连连点头。
▲周继强的父亲与母亲留存的唯一一张合影
中原突围时,父亲嘱托母亲,一定要保护好革命的根苗。此后,不论任何艰难困苦,母亲都带着我们从未离开过,一直到解放后。
母亲的一生艰苦朴素,她也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当时组织上对烈属有补助费,但母亲却从来都不要国家的补助费。有一次我问母亲,为什么不领取国家的补助费呢?母亲回答说:“国家现在还困难,比起大部分人的生活,我们应该还算是可以的。”母亲培养我们从不给国家添加任何负担的意识。
编辑:周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