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为共和国的创立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同样在于他们及其后人精心培育的良好家风。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
为此,红船编辑部特推出“红船家风故事栏目”,通过邀请老一辈革命家及革命英烈、开国元勋后人,来讲述那些令人动容、心生敬仰的革命家风故事。
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授衔仪式在中南海举行,绝大多数的开国将领都在此次仪式中被授衔,只有四人是在之后补授的,聂鹤亭便是其中之一。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夫人、美国记者海伦·斯诺在她的书中把聂鹤亭称作“骑士”“最高大最漂亮的红军军官”“红军大学三巨头”之一,还将聂鹤亭列入中国共产党的70位著名人物中。
开国上将周士第曾说:“聂鹤亭是个太刚烈的人”,开国少将王耀南评价他太耿直。正是这样直率的军人性格,让聂鹤亭在战争中勇往直前,却也给自己留下了许多遗憾。近日,红船编辑部对话了聂鹤亭之女聂秋莎,她说,虽然父亲耿直火爆的性格招惹了不少麻烦,但也教会了自己为人要正直的道理。
▲聂鹤亭
01
拒绝帮家人走后门
1962年9月,聂鹤亭到厦门开工程兵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回来的时候路过老家安徽阜南,于是提出回老家看看。但是前几年家里有人饿死了,当地县长知道他的脾气,担心他生气,就请聂鹤亭的秘书帮忙劝阻。秘书跟聂鹤亭说,老家是山区,路上很难走,聂鹤亭已经心肌梗塞过两次,身体不好,如果路上出了什么事,附近也没有什么好医院,谁也担待不起。
经过县长和秘书的劝说,聂鹤亭终于放弃了回老家的想法,他留了一点钱托县长带给老家的人。直到1965年,阜南的棉花大丰收,聂秋莎的姑妈从老家给聂鹤亭送棉被时,他才知道这些事情。
聂秋莎在老家的两个表姐,曾提出想到北京上学,希望聂鹤亭帮忙安排一下。聂鹤亭拒绝后表示,就让她们在本地考学,考上什么学校就上什么学校,如果没有钱,自己可以资助,但是托关系、走后门是不行的。
据聂秋莎介绍,家里的亲戚,没有一个是聂鹤亭给安排的工作,连聂秋莎都是在聂鹤亭去世以后,组织上安排她参加了工程兵。
02
“不好好学习,看你将来拿什么建设祖国”
“我爸爸的脾气特别大,因为他说话太直,不像别人会讲方式方法,得罪了好多人。”这其中就有聂秋莎的妈妈。聂秋莎的妈妈是聂鹤亭到哈尔滨后经人介绍认识的,聂鹤亭比妻子大二十多岁,妻子身体不好,加上聂鹤亭发起脾气来让人受不住,婚后没几年,聂秋莎的妈妈便带着她回老家了。
1967年,受社会风潮影响,聂秋莎也不能去学校上课了。看到她这个样子,父亲只跟她说了一句话:“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看你拿什么建设祖国。”
聂鹤亭那时候每天都会读书看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参考消息》是他每天上午必看的,他教育聂秋莎也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就算别的书看不下去,至少要看看小说。
03
常与运动员们一起运动
聂鹤亭是一个很喜欢运动的人。在抗大学习期间,他常跟学员们打篮球,朱德闲暇时也经常参加,并曾与大家合影留下了珍贵的瞬间。
在延安时,聂鹤亭还组建过网球队。解放后,聂鹤亭的身体因为战争年代留下的伤病变得越来越差,他更加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去国家体育局跟运动员们一起游泳。
“我父亲是个没有架子的人。”聂秋莎说,“跟运动员们打乒乓球时,球员们总是跟他开玩笑发怪球,说聂伯伯挺逗的。他常常开怀大笑,从不生气,总是那么开朗、豪爽、大度。运动员们与父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赠送给父亲影集作为永久的纪念。”
撰文:何婧
统筹:张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