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家风故事丨逆境中的他,不忘初心

15 2023-12-15 18:25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诗句,同样适用于开国上将邓华。

邓华将军留下两件遗物,一件是打补丁的衣服,另一件是书籍。

在采访中提及在整理父亲遗物时,面对为国为民奋斗了一生的父亲那一件件打着补丁的衣服那种难过的心情时,开国上将邓华之女邓英情不自禁地哽咽落泪。

3.jpg

▲开国上将邓华之女邓英

邓英一直清晰地记得,自己的父亲在301医院住院时身穿一件打补丁毛衣的情景。她担心别人笑话,就跟父亲提议换一件毛衣,但是对方并未答应。

“解放以后,虽然生活好了,但是父母一直保持了艰苦朴素和节俭的习惯。”邓英说。这种良好的习惯,也被邓英姐弟传承至今。

在采访现场,邓英指着自己身穿的一件紫色外套说:“我从小就穿姐姐穿过的衣服,这件衣服也是我姐姐穿过的。”

和说到邓华将军一直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时的伤感不同,在说起父亲书架上的书时,邓英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之情。

01

彻夜抄写《孙子兵法》成注脚

4.jpg

▲邓华

熟悉邓华的人都知道,读书和思考的习惯伴随了他一生。如果一定要在他的名字前加个定语,最合适的词汇当是“儒将”二字。

和许多开国将帅一样,邓华也生长于乡村。与一些将帅不同的是,他出生并成长于湖南郴州的一户书香门第,参加革命之前,一直在求学读书。

邓华对战争的透彻理解,既来自身经百战的历练,也来自坚持不懈的学习。

早在人民军队创建的1927年,邓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革命战争生涯,则起始于1928年初朱德和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当时,作为一名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兵,他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书写和张贴标语等方式做革命宣传工作。后来,他随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

到达井冈山后,邓华先被编入红四军第三十三团,后来又到了第三十一团。这支队伍,是在秋收起义后,由毛泽东带上井冈山的。在这支队伍里,他既近距离聆听过毛泽东讲“声东击西”的战术,又近距离看见过朱德如何运兵打仗。置身于火热的战争中,他渐渐地不满足于仅仅会写“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等标语和思想政治工作,而是渴望成为一名持枪杀敌的战士。

于是,邓华抓住一切机会向身边的官兵学习实战经验,并提升军事理论。

在《邓华将军传》中,记录了一则邓华彻夜抄写《孙子兵法》的故事。

那是1929年春节前夕,红四军到达瑞金城,打算在那里过年。谁知,一位名叫肖致平的国民党部队的团长奉命带领部队尾随而至。提前得到消息的红军设下埋伏,大获全胜并活捉了肖致平。

在肖致平的团部,邓华看到一本《孙子兵法》。早在上中学的时候,他就听老师讲过拿破仑熟读《孙子兵法》的故事,现在看见这本书,自然如获至宝。

但是,按照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规定,战利品不能据为已有。于是,邓华向团长报告之后,连夜开始抄写《孙子兵法》。这一抄,就是一个通宵。

02

逆境中的他,不忘初心

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受彭德怀错案牵连,邓华的军旅生涯戛然而止。

1960年,邓华被安排转业到四川工作,职务是四川省副省长,职责是分管农机。命令下达后,邓华远赴千里之外的成都履职,李玉芝带着儿女随行。

“我母亲不离不弃地陪伴在我父亲身边。”邓英在回忆那段特殊的时光时感慨道。那段时光,长达18年。

“一个带兵打仗的人,让他到这个四川去管农业机械。那个时候农业机械还不太受重视,实际上是个闲差。但是,他没有这样想,觉得党还信任自己,给自己工作做。他到四川,跑了一百多个县市,搞生产设备调研。”邓英在接受采访时说。

到了四川,邓华像在部队读兵书、练射击、学开坦克一样,从零开始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了。

邓英一直记得:“在部队时,父亲的书柜里摆满了军事书籍,到了四川以后换成了农业机械方面的书籍。”

带兵打仗征战了大半生的将军,进入农机领域后,走的还是实战路线。那些年,他跑遍了四川的乡村,连最偏僻的地方都留下了实地调研的足迹。

5.jpg

▲1979年,邓华及其家人在北京

邓英记得,当时有一个初到四川南充任职的干部,定了一个到边远地区考察的计划,他所到之处,听到的回答都是:“邓老将军早就来过这里了。”

在农村找到需求后,邓华就跑到农业机械厂去搞“农机改革”。

邓英对红船编辑部举了一个其父搞农机改革的例子,是打谷机的改革。“当时农村脱粒,是拿着稻子在一个大桶里甩来甩去,通过撞击力脱粒。这种方法,既费时又费力。父亲调研时,发现了一个半机械化的脱粒方法,就去跟搞农业机械的人一起研究,并到其他地方推广这种脱粒机。”邓英说,为了弄清楚机械脱粒和手工脱粒哪种方式更节约粮食,他亲自把稻粒捡起来去称重对比。

把每一项工作做细并亲历亲为,是邓华在部队时养成的习惯。到了在四川工作的后期,他的身体已经很差了,这个习惯也一直没有丢。

有一次到农村考察时,邓华想上山看看情况。谁知,他的哮喘病犯了。秘书劝他别上山了,自己替他去看,邓华却不同意。于是,司机只好背着他上山。当天晚上,他感到胸部疼痛去看医生,拍片的结果显示为骨裂。

“因为人很瘦,上衣口袋里有一支钢笔,就把骨头硌得有裂缝了。”时隔多年,邓英在讲述这个故事时,语气里依旧充满感佩之情。

“我特别敬佩我父亲的地方,就是他在逆境当中,仍然保持着一名共产党人对党、对毛主席的那种热爱和忠诚。”邓英说。作为女儿,她的这种敬佩心情,贯穿在邓华将军18年的特殊历程中。

6.jpg

▲邓华下乡调研时给四川省委写的报告

1977年,新的春天来临。这一年,邓华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离开工作了18年的四川。

在接到重返部队通知后,邓华在举行家宴时动情地宣布了一个决定:“我这个老兵要做新传了。从现在起,决定把烟戒了,作为重返部队的一个断然措施。”

此后,邓华这名老兵拖着患有肺气肿、哮喘等严重疾病的身子投身新的工作。在书写新传的第三个年头,他为自己钟爱一生的党和人民的事业燃尽了生命。

撰文: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