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说丨记者使命和舆论监督

08 2023-11-08 22:52

编者按:11月8日,是第24个记者节。这天,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赵德润正在广西参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调研,见到调研组成员、河南省老领导宋国臣同志的女儿宋璇萍。这让赵德润不由想起在担任新华社河南分社社长期间一位领导干部朋友宋国臣同志,宋国臣同志从开封市委书记到省纪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直重视和尊重新闻工作,支持记者履行职责,善于和新闻记者交朋友,善于通过新闻舆论监督促进工作。

赵德润称,记者的使命是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实记录时代和历史。新闻界前辈穆青、冯健、周原所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人民呼唤焦裕禄》就是忠实记录时代和历史的传世之作,他们永远是我们所有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离不开记者的洞察力和勇气,更离不开领导干部闻过则喜的思想作风和胸襟。《回顾开封几次重大批评性报道》是一篇好文章,作者刘占锋曾任开封市委宣传部新闻科长,他去年在《封面中国》发表的回忆文章值得新闻记者和党政领导干部一读。

微信图片_20231108221803.jpg

▲1990年,穆青、冯健、周原在焦裕禄当年种植的“焦桐”前留影(赵德润 摄)

回顾开封几次重大批评性报道

文|刘占锋

1986年6月到1990年7月,宋国臣同志在开封市委书记任上共4年零一个月。虽然时间不长,但他在重大批评报道问题上的党性原则和豁达的心胸,对批评报道的态度,特别令人感动,至今难以忘怀。

“宣传开封新闻奖”的设立

宋国臣同志来开封任职之前,人民日报曾就开封乱拆乱建问题在头版头题位置点名批评。时任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作出严厉批示,要求河南干部以此为鉴,开展一次作风整顿。

当时,我市一位县级领导干部给人民日报领导同志写信反映记者稿子不实。信件最后有这么一句:“我代表开封人民不欢迎××这样的记者”。一时间开封市与人民日报之间关系甚为纠结。

这个时期,我一直担任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宋书记到任后一段时间,老是不见人民日报记者来访,就问我是什么原因。我就给他实话实说。他说,人家报道开封,是对开封的重视。无论正面报道,还是批评报道,都应该欢迎。另外从推动工作上看,批评报道作用更大。当然,谁也不喜欢让人家天天批,关键是自己要把工作做好。

他让我给人民日报河南记者站站长李杰同志联系,以他的名义邀请李杰到开封做客。李杰接受了邀请,没过几日,便到开封拜会了宋书记。

聊天是在宋书记家中进行的,就我们三个人,没有主题,不谈工作,很轻松,很随意。快到中午时分,市委办公室主任刘明善说,“午饭已经安排好了,在宾馆,咱去吃饭吧?”宋书记看了看李杰,说道:“李杰,我看咱就不去宾馆,在家里吃吧。我让老王(宋书记爱人)给咱熬绿豆小米稀饭。”李杰说,好,就在家里吃!

李杰第二次来开封是一两个月后,这次是在开封宾馆吃的饭。这次气氛比上次更为融洽。

事后,宋书记对我说,人家正常的批评报道,咱去告人家的状,对不起人家,应该给人家道歉!另外,你想想,通过什么方式表明我们欢迎新闻监督,使我市的新闻宣传回归正常的状态?

随后,我们新闻科报请宣传部同意,向市委建议由市委市政府设立“宣传开封新闻奖”,并按照刊发媒体的权威性、刊发位置、文章影响力等因素细化了奖项细则,其中批评报道与正面宣传具有同样的权重。

宋书记说,按照你们定的条件,没有一个比这篇批评报道影响大的,第一届的一等奖就颁发给这位记者。虽然当时奖金仅为300元,但第一届一等奖奖给重大批评稿作者,恐怕是很少有的,当时的人民日报专门发了消息。

第二届一等奖仍然是批评性报道

1988年的一天,我在大街上碰到市新闻单位一位年轻记者。问及他有何得意之作,他连连摇头:

“没法提!我分工采访二商系统,都是些亏损单位。写啥?批评得多了,谁也不欢迎。”

二商系统,按过去分工,就是吃喝拉撒睡,没有盈利大户,却又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在改革大潮中,二商系统经营十分困难,亏损单位占半数以上。难道亏损单位,就只能写批评稿?离了批评,就没新闻了?

没几天,我要理发,去了市里一家较为有名的理发店。平时理发,也时常搞点小小的不正之风,比如,到二商局让什么科长、主任介绍个熟人,既不用排队,又理得好。但这次,我没找熟人,想直接品尝一下“梨子”的滋味。谁知,排队等了一个多小时,眼看轮到了,前边就夹里一个理发员的熟人;待会又一个熟人,前边没几个人,却老是挪不到地方。对此,我确实有点意见,觉得理发员太不自觉。可是,我还没来得及说出来,前边一位老兄就已经按捺不住,嚷嚷了起来:“怎么老是夹队呀?”

“就是夹队了!”理发员不服,“这是我的熟人,钱不少掏,就是先理一会儿该咋着?”

“哟,搞不正之风还这么厉害!明天《开封日报》见!”

听到这话,我看了他一下,不认识,肯定不是报社的,充其量是与报社哪位记者熟悉。即使确是报社记者,也未必就能明天见报。

“你有能耐登到《人民日报》上,大官儿们一个纸条,就能买个汽车,买多少吨钢材,一转手赚个万儿八千的;你咋不写?!俺这剃头的,来个熟人先理一会儿,你可眼气了?……”理发员也不示弱。

那位老兄排了半天队,发也没理成,一气之下,悻悻而去。但理发员到此也没有认输的意思,仍在咕咕哝哝地嚷嚷:“俺搞不正之风,眼气了换换位儿!”

这是我目睹的一幕,写成目击式新闻也应是很精彩的。但细听理发员的辩解,马上又使我产生了恻隐之心:搞不正之风归根结底是不对的,但是服务行业的困难又有谁了解呢?如住房、子女就业、婚姻等等问题,谁去帮助他们解决呢?

下边,我就多等了一会儿,专门找这位理发员理发,趁理发这个当儿,搞了点小小的调查研究。发现理发业确实困难重重,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关心与支持。于是,我约开封日报社老记者尚立敬、二商局体改办主任张振海,共同做这篇文章。我们先后找了二商局长、服务公司经理、理发总店主任,还有一些老理发师,从理发业的现状,到理发业的地位,从困难的主客观原因,到振兴的条件和方略等等,进行了多次座谈。

我们先是写了一个内参稿,新华社发了《内部参考》;随后,我们又写成调查报告给了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报纸刊登于一版上平栏,下边专门配发了“社论”:《谈理发与美发之兴衰》。这个调查如石击水,引起强烈反响,商业部、河南省商业厅多次电话询问开封理发业现状与改革情况。

为此,宋书记不仅多次向我了解理发业的情况,并三次让我领着到理发店借理发机会与理发员交谈,了解理发员的甘苦,听取理发员的意见。随后,又委托原主管财贸工作的副市长安贻美召集财政、税务、工商、物价、二商等部门负责人开会,专题研究扶持理发业问题,决定对其实行特殊政策,如价格放开、税收减免、分房照顾等,同时还拨了十几万元资金,帮助先解决一下住房问题,聊表党和政府的心意。

这个引起广泛影响的批评稿,获得了第二届“宣传开封新闻奖”一等奖。随后没多长时间,宋书记调任郑州市委书记,宣传开封新闻奖没有继续举办下去。在宋书记支持下,这两届大奖,仅两个一等奖全部是批评报道这个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宋书记对批评报道的态度不是经验问题,而是发自内心的对党的新闻工作原则的理解与支持。

新闻批评也要讲党性讲科学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闻单位对开封市的集中批评主要有两次,一次是“瞌睡会”,一次是“条子肥”,都是1989年。

开封“条子肥”的报道,实际上有些新闻单位在批评化肥经营中的不正之风的同时,起到了否定农资专营政策的作用。热闹确实热闹了,但在被批评者那里却无端地生出一段抵触情绪,对农资专营政策的推行也产生了不利影响。有的则是过于相信“眼见为实”,把照像机、录像机拍摄的镜头统统当作“无可争辩”的事实,感情用事,以偏概全。开封“瞌睡会”的报道即属此类情况。

首先应当承认,这个会确有瞌睡者。然而它毕竟只占极少数。这个新闻中反映“打瞌睡”现象的镜头10多个,有的是重复闪现,有的是同一个人的不同部位,实际上只有4个人。这4人中,就有当时的“红眼病”患者。

这个新闻在开封电视台播出第二天即有人到开封市委宣传部“告状”,指着尚未痊愈的眼睛,对一位部长说,这个会议本不该她参加,局长外出了,她是办公室主任,只好代表局长开会。当时开封正在流行“红眼病”,她也被传染上了。因为怕光,只得手托着脸眯着眼听会。想不到被摄入镜头,成了“打瞌睡”的典型。

这个片子送到省电视台后,省台编辑认为片子有典型性,但没编好,又让开封台将有关资料全部送去,重编。结果,又把开封台记者拍摄的开封日报记者在下面采访的镜头编入,配的解说词是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台下窃窃私语开小会。

中央台和省台播出后,开封日报这位记者也大伤脑筋:你是采访,我不是采访吗?我咋就是“窃窃私语”呢?这条新闻,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但在开封,特别是在这个会议的与会者中间,都没产生多大积极作用,这不能不说是教训。

这个报道,在全省全国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但因为报道本身的片面性,几位当事当地记者不得不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当时,宋书记告诉我,你方便时,给他们做做工作,不要有什么压力。有不足,以后工作中改正、完善就是了。被批评者必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正因为有了这种态度,开封会风也有了显著改善。我随后根据这些新变化,写了《开封新会风》一文,很快发表于人民日报,也算是对瞌睡会报道一种补充与完善吧。

新闻批评中的另一个怪现象,就是不愿甚至不敢听取被批评者的意见,光怕自己的生动材料被否定了。稿件送审也不那么情愿。结果,失实问题屡屡发生,新闻官司也时有所闻。

针对这些新闻现象,我写了《新闻批评要讲科学性与准确性》一文,分析了新闻批评失实的原因,提出新闻批评要讲科学性、准确性。该文发表于《中国记者》1989年第8期“研究与交流”。1993年还获得开封市社科优秀论著奖。新闻批评的文章发了,奖也得了。但这些现象却依然故我。看来,指望写篇小文就能改变一种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社会现象,确也幼稚。

宋书记调任郑州之后,当年底就进入省委常委,后任省纪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开封何日能‘开封’”报道之后的一天,我去郑州看他,他还主动问起报道反应如何?说应该乘这个报道的东风,把开封发展推到一个新台阶。

微信图片_20231108203751.jpg

▲韦文军摄

编辑:李影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