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居系列之——叶挺故居

08 2024-10-08 16:55

2024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为了纪念伟大的祖国75岁的生日,红船融媒编辑部在“十一国庆节”期间,推出“打卡红色景点·红色故居”系列报道,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老一辈革命家和开国元勋们的故居,以及他们感人的革命经历。

以下为“红色故居”系列报道之——叶挺故居。

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隐匿于葱郁林木与古朴村落之间,有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英雄情怀的宅院——叶挺故居。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新四军重要领导人叶挺将军的出生地和成长地,每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叶挺故居

叶挺故居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周田村叶挺将军纪念园内,是清末时期叶挺祖父叶沛林所建。叶挺于1896年9月10日在此出生,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

1978年,叶挺故居被公布为惠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故居及其周围环境原貌得到全面恢复:以故居和叶挺纪念馆为依托,以叶挺将军生平和成长背景为主线,融入碧滟楼、会龙楼等客家人文资源,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据叶挺将军孙女叶莲介绍:“爷爷叶挺的故居是一个典型的客家村落,这里有千年古樟,有百年叶氏祠堂,园区的占地大概300亩左右,主要建筑是围绕叶挺纪念馆和叶挺故居。在叶挺纪念馆,你可以看到叶挺一生的故事。在叶挺故居,现在正在展出的是奶奶李秀文生平的故事。其他可以看的还包括腾云学堂,这是叶氏族人的一个私塾,叶挺在这里上的小学。还有育英楼,1938年,曾生曾经在这里组建广东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后来,这支队伍并入了东江纵队。当年,爷爷曾两次回家乡,组织家乡人民抗日。在广场中央,有一座巨型铜像,是著名雕塑家潘鹤的作品,这是在奔腾的战马上,叶挺策马抽刀的一个形象。园区对大众是免费开放的,欢迎大家到爷爷的故乡来。”

▲叶莲

据资料介绍,叶挺故居位于叶挺将军纪念园内,纪念园围绕故居及其生活的历史建筑建设,故居旁还建设有叶挺将军纪念馆。纪念园内有书卷造型的雕塑,书卷上有“北伐名将,抗日英雄。铁骨铮铮,浩气长存”的评价。雕塑后甬道尽头为叶挺将军立马横刀的铜像,铜像后墙上刻有叶挺将军在1942年所作的《囚歌》。

叶挺将军像后部即为叶挺故居,故居前还有一尊叶挺将军立像,雕像汉白玉底座上刻有叶挺“抗战到底”的题字。故居坐西朝东,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两进院落式布局,建筑面积240平方米,由6房2厅2天井和1厨房组成。

▲叶挺立像

故居内还设有展览室,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以及叶挺将军生前使用过的物品,生动再现了叶挺将军从青少年时期到投身革命、领导军队、抗击日寇、争取和平的辉煌一生。这些展品不仅是对叶挺将军个人历史的记录,更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奋发向前。

▲叶挺故居展览室

步入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青砖灰瓦、古朴典雅的建筑风貌,它静静地矗立在时光的长河中,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保持着那份庄严与肃穆。故居布局紧凑,错落有致,分为上中下三厅及厢房,每一处都透露出客家传统民居的特色与韵味。

故居正门上悬挂有2002年江泽民题写的“叶挺将军故居”木匾。走进中厅,正中悬挂着叶挺将军身着戎装的画像,英气勃发,目光如炬,仿佛仍在凝视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和人民。画像两侧,是后人撰写的对联,字字铿锵,表达了对叶挺将军的无限敬仰与怀念。在这里,人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叶挺将军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进入正门是下厅,与四周合围一天井,天井后是祖堂,原是供奉叶家先祖的地方,现作为展室使用。天井南侧的房间现作为“李秀文生平事迹展”和“将军园物语主题油画展”的展室。天井北侧为叶挺一家人生活、工作的地方,并单独开侧门进出,结构也为中天井,四周客厅、卧室、厨房等环绕四周。

故居北部进门为叶挺父亲叶承恩创办的“锡宗堂”中药铺,现布局为2010年恢复的原状陈列。中药铺北房为叶挺哥哥叶秩平的卧室,南房为弟弟叶辅平的卧室。

“锡宗堂”中药铺与内宅间的门上,悬挂着第四野战军、惠阳县委、县政府赠予叶家的“革命光荣”木匾。穿过中药铺,来到天井,格局与中路祖堂完全一致,是典型的客家民居样式,天井的北侧是敞开式的厨房。天井后正房为客厅,是叶家人接待宾客的地方,客厅次间是叶挺父母的卧室,旁边是叶挺的卧室。

叶挺故居前北侧,有练武堂。练武堂为锡宗堂本房子弟习武的地方。建于清光绪年间。客家人崇文尚武,有习武强身、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优良传统。周田村一带的叶氏族人在农闲时节经常组织族人习武,在节庆活动中举行舞狮和武术比赛。叶挺从小耳闻目染,喜欢舞刀弄枪,练习拳脚功夫,决心练就强健的体魄,立志长大后救国救民。

故居北侧是叶挺将军读书学习的地方——腾云学堂和读书亭。腾云学堂为叶氏族人创办,供其本房子弟免费入读的私塾,三合土墙瓦顶结构,院落式布局。

▲腾云学堂

1903-1911年,叶挺曾在此读书。老师陈敬如向学生灌输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激起了叶挺浓厚的学习兴趣,陈敬如给他改名“挺”,激励他“人要上行,叶要上挺,挺身而出,拯救中华”。叶挺正是在这里接受了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在心中播下了救国救民的种子。1925年,叶挺派其好友地下党员陈卓英到该校任教,直接指导当地农民运动。随后,党组织不断派党员到该校任教。在党员教师的教育、培养和发动下,该校先后有130人参加了革命,其中32人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牺牲。

读书亭在腾云学堂对面,呈方形,边长5米,高4.8米,砖木结构。叶挺经常在此读书,喜欢朗诵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叶挺通过学习章太炎的《訄书》《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邹容的《革命军》等文章,接受了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形成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气节;产生了“壮怀激烈”、“怒发冲冠”的杀敌情怀;积累了诗词写作知识,为他后来写就著名的《囚歌》打下坚实基础。

读书亭后是叶挺胞弟叶辅平旧居——育英楼,建于20世纪30年代。二进五间,两层四合院式布局。育英楼为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成立旧址。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不久,新四军军长叶挺领导家乡抗战。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派遣中共香港海员工委书记曾生带队到惠阳组织人民抗日武装。1938年12月2日,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在育英楼成立,曾生任总队长,周伯明任政治委员,郑晋任副总队长兼参谋长,全队共100多人。

▲育英楼

叶挺纪念园内建有叶挺纪念馆,展馆坐北向南,碑式结构,回字形走廊把八个展厅连接起来,中央为内花园。序厅中央矗立着叶挺将军汉白玉雕像,其余七个展厅首次以600多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展现了叶挺将军一生的重要时期和卓越贡献,再现了一代名将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叶挺纪念园外还保存有叶挺的祖屋——会水楼。据《叶氏族谱》记载:会水楼是叶特盛玄孙叶成发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始建,为三堂两横围屋,坐北向南,由月池、禾坪、堂屋、横屋等组成。2019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漫步在叶挺故居,仿佛穿越了时空,与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进行了一场跨越世纪的对话。在这里,人们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更能深刻体会到叶挺将军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愿为中华民族之解放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叶挺故居,不仅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更是一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

叶挺简介:

叶挺(1896~1946年),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

早年,叶挺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任大本营警卫团第2营营长。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调集重兵围攻孙中山的总统府时,率部与叛军激战,掩护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等脱险。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后,叶挺被派赴苏联莫斯科,先后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

1925年9月回到广州后,叶挺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并担任团长,所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武装部队。北伐战争中,他率部长驱直进,连战皆捷,屡建奇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赢得“铁军”称号。南昌起义时,叶挺担任前敌总指挥。起义失败后经香港辗转到达广州,参加领导广州起义,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在敌军反扑的时刻,叶挺果断下令撤退,保存了部分武装力量。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包围袭击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和驻皖南部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部队遭国民党军重兵包围的严重情况下,叶挺临危不惧,指挥部队奋起突围,浴血奋战8个昼夜。叶挺在奉派与国民党军交涉时遭扣押,先后被转到上饶、恩施、桂林、重庆等地监禁5年零2个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严词拒绝,坚贞不屈,在牢房中写下《囚歌》以明志:“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叶挺于1946年3月4日获释,隔天即致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要求实现他多年的愿望,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于3月7日复电,称赞他忠诚地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20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决定接受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可惜的是,在4月8日,叶挺由重庆赴延安出席全军整编会议,因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时年50岁。

【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南方日报、南方声屏报、中国青年报等】

撰文:李影

视觉:王学民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