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居系列之——罗荣桓故居

07 2024-10-07 11:50

2024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

为了纪念伟大的祖国75岁的生日,红船融媒编辑部在“十一国庆节”期间,推出“打卡红色景点·红色故居”系列报道,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老一辈革命家和开国元勋们的故居,以及他们感人的革命经历。

以下为“红色故居”系列报道之——罗荣桓故居。

罗荣桓故居——异公享祠,位于湖南省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它是一个仅有百多户人家,不足千人的小村庄。周围被峻秀挺拔的金觉峰、凤凰峰和蓬源轩环绕着,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村里有条不足200米长的南北向小街,古街中间架着一座青石板桥名叫马公桥,一条小溪从马公桥北端垂直穿过后折转南流,“南湾村”因此而得名。

罗荣桓元帅之女罗北捷介绍称:“我的父亲诞生在湖南省衡东县荣桓镇,那里有元帅的诞生地和祖屋,还有非常著名的农家菜。欢迎大家有时间到他的故居走一走,看一看。”

故居始建于1914年,是罗荣桓的父亲罗国理先生为纪念黑田罗氏第十二代祖先罗异三亲手建造。所以,故居也叫异公享祠。据说当年罗国理先生考虑子女较多,新大屋祖屋居住困难,加上生意等原因,决定在南湾街新建住宅。1915年上半年,13岁的罗荣桓与家人一道迁至新址居住,在这里度过了12个春秋,直到1927年4月离家,走上革命道路。

为了纪念罗荣桓元帅,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故居于1983年10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1月修复后正式对外开放,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如胡耀邦、江泽民、薄一波、迟浩田等领导人分别为纪念馆、故居、铜像、军事博览馆题词。张震、王首道、王恩茂、李继耐、周强、王克英等领导人曾先后来故居指导工作。

景区主要纪念设施有罗荣桓故居、罗荣桓青少年时期革命活动旧址群、罗荣桓铜像纪念广场、罗荣桓生平业绩陈列馆、八一林、缅帅园、浮雕墙等。

▲罗荣桓元帅故居

故居为清末民居建筑风格,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前后三进两侧带天井和厢房,砖木结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建筑特色古朴大方,采光合理,布局精心。正墙外面用彩色泥塑“文王访贤”“桃园结义”“草船借箭”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以示“忠信孝悌”之族规家训。从建筑上来看,无处不体现着民间建筑文化的无穷魅力,也看到了罗家当年曾有的辉煌。

大门上方刻有“罗荣桓故居”匾额,是1985年4月7日,国家领导人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

▲“罗荣桓故居”匾额

前厅的大门左右厢间是罗荣桓父亲曾经经营过的“永隆”中药铺和“永隆”杂货铺。

正厅是族内活动的公共场所,中央有一神龛,内置列祖列宗的神牌。正厅右墙陈列着黑田罗氏世系族谱,祖先是从江西吉水搬迁到衡山黑石田而得名,罗荣桓的父亲罗国理先生是黑田罗氏第十七代,生有六个儿子,两个女儿。罗荣桓是第十八代,在兄弟里面排行第五,姊妹里面排行第六。

走进罗荣桓的卧室,室内陈列着他与原配夫人颜月娥1919年结婚时用的原物家具,按当年摆放。罗荣桓是第十八代,兄弟姐妹八个,他排行第六。颜月娥比罗荣桓大两岁,父亲以“父母之命”强迫罗荣桓17岁结婚,想把他栓在家中继承家业。

1927年罗荣桓离乡参加革命前,留下一封信给颜月娥,信中写道:“我出去干革命,生死未卜,你还年轻,如果愿意改嫁,你就改嫁,不愿意改嫁,你就留在家中侍奉公婆。”然而,颜月娥始终没有改嫁,直到1980年衡东县民政局把她接到县城,颐养天年,1984年去世,享年84岁。罗荣桓离开家乡后,再也没回南湾。1937年与第二任夫人林月琴在延安结婚。

左厢房东头是“习武房”,是家人习武健身的场所。习武房对面,是客厅和书房。客厅是父亲会客和家族议事的地方。

走进书房,这是罗荣桓小时候学习的地方。看着陈旧的书桌,古朴的煤油灯,就像见到童年的罗荣桓坐在椅子上读书的样子。他经常学到深夜,母亲每到夜晚,就催他早些休息。而罗荣桓早就将被子摊开,放下蚊帐,听到母亲的脚步声,赶紧灭灯,钻进被窝。等母亲离开,点灯继续看。时间长了,上中学就戴上了眼镜。

正厅神龛后面有条小门,出门是故居后院。天井筳廊将故居与厨房等杂屋连接起来,杂屋是2002年为纪念罗荣桓诞辰100周年,衡东县委县政府按照原貌恢复。

罗荣桓故居的附属纪念设施有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和罗荣桓元帅铜像广场。

▲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

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于2002年罗荣桓元帅诞辰100周年时兴建。陈列馆位于铜像广场第一级广场的西南侧,建筑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约5800平方米,并备有电脑中央控制的多功能音像室、服务部、贵宾休息室等设施。正门上的“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由薄一波题写。陈列馆用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展示了罗荣桓光辉的一生。

序厅的正面是一幅巨大的喷绘写真照片——毛泽东为罗荣桓授勋,背景是辽沈战役战场。照片下面摆放着簇簇鲜花,两边为青松翠柏。陈列展的前言,镌刻在序厅中央的一块巨大的圆形大理石上。左墙上刻有毛泽东的手迹:《七律·吊罗荣桓同志》。右墙上刻着邓小平在公祭罗荣桓元帅大会上的悼词和江泽民在《罗荣桓军事文选》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整个展览分四个部分:一、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二、战功卓著的开国元勋;三、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巨匠;四、鞠躬尽瘁的先锋模范。

陈列馆共展出各个时期的珍贵历史照片188幅,珍贵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及实物92件,雕塑1件。2007年11月,罗荣桓亲属将罗帅部分遗物捐献给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陈列馆专辟“罗荣桓元帅办公室、卧室复原陈列室”展出。

▲罗荣桓元帅铜像

罗荣桓元帅铜像广场与罗荣桓元帅生平业绩陈列馆同时建成。广场占地面积80余亩,共分三级:第一级广场,即最下面的一级广场,由一个占地5000平方米的广场和一个1000平方米的舞台组成;第二级广场为一个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的歇台;第三级广场,即最上面的一级广场,为整个广场的主体和中心。这级广场占地约2000平方米,中间靠后在山峰中轴线位置上坐东南朝西北,矗立着一尊高10米的罗荣桓元帅铜像。

铜像上刻有1992年罗荣桓诞辰90周年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罗荣桓元帅铜像”七个金光灿灿的大字。三级广场之间由198级台阶相连,198级台阶有其特定的寓意:100级为纪念罗荣桓诞辰100周年,98级为记录罗荣桓元帅参与、指挥的98次主要战役。整个广场布局合理,气势雄伟。远远望去,广场、铜像与山顶之间层次分明,形成了一个以罗家山山峰为中轴线,中间为铜像,西北侧为岳英小学,西南侧为陈列馆的等腰三角形格局。

罗荣桓故居于1983年10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11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罗荣桓简介:

罗荣桓(1902-1963),字雅怀,1902年生于土字第十四区(今荣桓镇南湾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初称工农革命军)第1军1师1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1师31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红军大学一科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罗荣桓一直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从事军队政治领导工作,是人民解放军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为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1963年12月16日因病逝世,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沉痛地写下挽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一句“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表达了对罗荣桓的信赖、依重和惋惜之情。

【资料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史网等】

撰文:李影

视觉:王学民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