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快讯 | 《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在河南洛阳火热开展

13 2024-08-13 21:40

近日,红船融媒编辑部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的后人处了解到:《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近日正在河南洛阳博物馆火热开展中。

7月30日,《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开幕仪式在洛阳博物馆一楼临展厅举行。

中国国史学会理事、董必武之孙董绍新,董必武孙媳黄琼珍,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部大校副局长、朱德外孙刘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陈赓之女陈知进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开国元勋后人参加活动。

据了解,展览活动由洛阳市文联、洛阳市文物局主办,洛阳博物馆承办,杭州蓝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支持。洛阳市政府,洛阳市委宣传部,洛阳市文联,洛阳市文物局,洛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洛阳博物馆等单位领导出席开幕式活动。

董必武一生共留下诗作1300多首,此次展览是从董老1938年到1975年间题写的众多手迹中精心遴选出来的题诗、题字手迹及苏绣作品共计100余幅,分为“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风景这边独好”“旭日方昇旦气扬”“深信前途会伐柯”四个部分。

此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内容丰富,有的是题赠怀念同志和战友,有的是回顾革命历程,有的是对新中国建设的歌颂和展望,有的是对英模人物的颂扬,有的是对后辈的谆谆教导,有的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半个多世纪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是一部难得的革命史诗。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从2024年7月30日到8月30日。

巡展策展人、董必武的家属表示,河南洛阳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此次能够到洛阳博物馆展出董老手迹,非常有意义。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和董老也很有缘分,因为洛阳博物馆的馆名就是董老题写的。本次展览能够顺利展出,得到了洛阳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作为家属我们十分感谢。

董必武之孙董绍新表示,1960年,董必武、朱德、林伯渠参观洛阳关林博物馆(现洛阳博物馆)时,曾题写了“古为今用,观览可资”。1966年,董必武题写的“学习焦裕禄”,在此次展览中也予以呈现。

洛阳历史文化厚重,这次能够让董老的诗书在洛阳博物馆展出,让红色文化在洛阳传播,我认为很有意义。

能够让现在的年轻人、让更多的青少年更能了解那段艰苦的岁月,了解革命先辈们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同时,也是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

董绍新曾这样概括巡展。他说,“董老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希望通过展览,可以让大家更加了解董老,了解他为党建功、为国立业、为民造福的革命一生。”

值得注意的是,董必武手迹展巡展始于2021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为表达对董必武的诚挚纪念,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支持下,在中国政协文史馆举办了首场展览。

截至目前,巡展已走过18城,相继在中国政协文史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嘉兴南湖美术馆、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重庆王琦美术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遂宁美术馆、贵州省美术馆、海南省博物馆、安徽省美术馆、湘潭博物馆、南昌美术馆、广州革命历史博物馆、肇庆博物馆、厦门美术馆、深圳罗湖美术馆、洛阳博物馆展出。

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洛阳博物馆的成长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胡锦涛、吴邦国、李瑞环、李长春等同志先后来洛阳博物馆参观和指导工作。

洛阳博物馆出版多部著作及文集,发表论文达1000余篇,代表性的著作及图录包括《洛阳烧沟汉墓》《洛阳唐三彩》《洛阳出土铜镜》《洛阳汉代彩画》《洛阳博物馆建馆四十周年论文集》《洛阳文物精粹》《魅力洛阳—河洛地区考古成果精华》《洛阳古都史》《西周青铜器研究》《河洛文明》等等,得到社会和学界的广泛认可。

董必武的书法艺术:字如其人风如其骨

如今,人们对董必武的书法了解并不多。董必武作为一位书法家,其艺术风格格局宏大,特色鲜明:

其一,取法正脉,功底深厚。董必武自幼蒙学私塾,后又考中秀才,“经史子集”功力自不待言,书法更是其修身立学之基。其习书从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唐楷入手,路子纯正,气息醇厚,对传统书法精神有着十分严谨的传承。

要说董必武与书法的结缘,实则源于其童年经历的一件事。

在10岁那年,其父董基文应聘到湖北麻城张杰麟家任教。当地一些“文人”瞧不起董基文这位穷书生,想故意刁难,便邀其赛诗比赋。这当然难不倒熟读四书五经、精通吟诗作对的董基文。

见捉弄不成,那些人又心生一计,提出比字。没曾想,这可戳到了董基文不擅书法的“软肋”。面对那些人的讥讽,伫立一旁的董必武心中十分愤慨,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书法,为父亲争回这口气!”从此以后,他便发愤练字。

为了节省墨和纸,他就动手做了个沙盆,用木棒在沙上习字。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通过勤学苦练,其书法功底越来越深。

新中国成立后,他虽然肩负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政务繁忙,且年事已高,但仍抽空习字,临摹碑帖,乐此不疲。

身边的工作人员见之常常不解地问道:“您的字比帖上的字还要好,为何还如此一笔一画地临帖呢?”他总会摆手说道:“可不敢当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流传下来的那些好的字帖都是世人公认的典范,我们学习书法必须坚持临摹,练就过硬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在古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写出具有自己风貌的字来。”

其二,字如其人,风如其骨。我们常用“字如其人”来形容一个人的书法与其秉性为人的密切关系。董必武的字正是体现了其襟怀坦荡、胸怀天下、睿智从容、文韬武略、光明磊落的气概与为人。

在他斩钉截铁的点画与刚柔相济的线条中,人们可以看到他作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那种独有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畏牺牲的精神气质,达到了笔墨得主旨的修行高度。

比如,抗战期间,他在武汉、重庆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工作,其间与国民党上层人物和爱国民主人士交往较多,这些人知道董必武擅长诗书,故常请其书写中堂和条幅。对此,董必武总是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借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

书法也成了他工作和联谊的“法宝”。

又如,1938年1月18日,他为《新华日报》创刊题词:“拥护抗战到底,为实现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的新中国而奋斗!”这二十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极大鼓舞了国统区军民的抗战热情。

此刻,书法亦成了其革命和斗争的“武器”。

其三,文人感,师者风范。董必武曾担任过师范学校教员,其书法也是典型的文人书风,自如有章、风雅有度,尤其是线条遒劲,行笔婉转,结体稳重,骨力劲健,趣味古朴,无丝毫之怪异与孤傲,给人以温良恭俭、清隽儒雅的长者之风,令观者颇具亲和力,且随着人书俱老,越写越厚重,越写越朴实。

其四,诗书合璧,相得益彰。董必武18岁中秀才,有良好的国学根基,加上特殊经历所造就的才情,发而为文,继之发而为诗,故其书法也浸透着深厚的文化功底。若将他的诗与字综合起来欣赏,诗可当“书(法)”赏,书(法)亦可作“诗”读。

如1964年他重访南湖,登上画舫,感慨万千,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这首诗的手迹后被勒石矗立于嘉兴南湖景区烟雨楼东南岸边临水处的“访踪亭”内,实乃“诗”“书”俱佳,交相辉映。

【来源:学习强国、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

撰文:张喜斌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