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读图丨邓华上将在抗美援朝战地的办公室

09 2024-05-09 19:20

邓华上将的革命生涯起始于1928年的湘南起义。

后来,邓华和大多数开国将帅一样,经历过充满血战湘江等艰险的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中都建立了功勋。

对邓华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经历,《邓华将军传》用“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十个字来概括。

而接下来的抗美援朝战争,后来被认为是“邓华一生战争经历中最精彩的篇章”。

作为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邓华在朝鲜战场曾统领百万大军。

1.jpeg

▲邓华在志愿军总部的坑道内办公

当年,邓华踏上抗美援朝战场之前,做好的牺牲的准备。

“我父亲1950年,刚刚参加完解放海南岛战役,6月份朝鲜战争就爆发了。我父亲就从广东到了东北。”邓华的女儿邓英如是介绍父亲的征程。

邓华率领部队“打海南岛”的时候,他的妻子李玉芝正怀着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及至邓华凯旋归来,李玉芝临盆的日期已经迫近。

谁知,一家人刚过了一个多月团聚的日子,邓华又一次被沙场点将。

与妻儿离别那一刻,邓华一边把一张妻子的照片放进挎包,一边对她说了十四个字:“瓦罐难免井上碎,将军难免阵上亡。”

“这句话,母亲一辈子都记得清清楚楚。”邓英感慨万千地说。

到达东北后,邓华一边进行调兵遣将和战前动员等准备工作,一边分析研究战况。他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朝鲜地形、后勤供给等六个方面对战争做了全面研判后,写出一份题为《关于东北边防军出国作战准备情况及需解决的问题》的报告。这份于1950年8月31日和志愿军副总司令洪学智、参谋长谢方联名发出的报告,让毛主席和党中央对战争形势有了更为充分的了解。

与此同时,邓华也对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做了一番研究,并准确判断出其率领的美军将在仁川登陆。

邓华到达东北两个多月后,1950年10月19日到了。

这天晚上,作为将帅之一,邓华和26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一道踏上了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的征程。

志愿军入朝后,在第一次战役中把敌人从鸭绿江赶到了清川江之南,一举挫败了敌军在感恩节前占领朝鲜半岛的计划。

邓华被称为“让毛泽东放心的战将”。当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于1952年4月回国治病并在病愈后留在国内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时,邓华被任命为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

“父亲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邓英在介绍那段历史时如是说。当时,邓华的工作状态可以用殚精竭虑来形容。

“父亲虽然是指挥员,但大的战斗、战役前,总要到主攻方向上的师、团去了解情况和实地指挥。参谋人员担心父亲的安全,劝他不要太靠近一线。父亲会说‘你们不要说得那么严重,有些事我总要亲眼看看才放心’。”邓英介绍说。正是因此,邓华在朝鲜战场上曾多次遭遇险情。

2.jpeg

▲陈赓(左)、彭德怀(中)、邓华(右)抗美援朝期间合照

邓华在入朝之初遭遇的一次险情,令邓英如今讲起来都感到心惊。他乘坐的吉普车遇到美军飞机的轰炸,在汽车尾部被击中后他们继续行驶。但在二十多分钟后,一颗炸弹在车前爆炸,不仅将车辆炸毁,而且五名乘员中,司机和两名战士牺牲,另一名乘员负伤。他无暇悲伤,换乘另一辆车继续向目的地行进。

邓英讲述的另一次险情,同样惊心动魄。

那天凌晨一点多钟,邓华从前线回到志愿军总部后,由于太过疲劳,下车后没有回自己的住地,而是在洪学智副司令员的房间支了一张行军床便和衣而睡。结果,当天清晨敌机来轰炸志愿军司令部,他睡得太沉根本没听见爆炸声。危急之中,洪学智连拉带拽把邓华从行军床上拉起来,拉进附近山沟的一个防空洞。敌机飞走后,在场的人赫然发现,邓华刚才睡过的行军床上被敌人的机枪扫射出一排弹孔。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华和杨得志副司令员等人指挥了1952年秋季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这些重大战役,悉数取得了重大胜利。

时至1953年春夏之交,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总兵力已达5个兵团20个军、11个航空兵师、10个铁道兵师、4个高炮师,这些兵力加上后方勤务部队,总数达到130余万人。此时,年仅43岁的邓华,统领着百万大军。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美方被迫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不久,邓华凯旋回国。

1955年,邓华被授予上将军衔。

【照片由邓华上将之女邓英提供】

统筹:李秀平

程序编辑:朱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