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读图丨徐向前的文件包

07 2024-05-07 18:55

徐向前元帅长征期间用过的一个牛皮公文包,在2002年被鉴定为二级革命文物,现陈列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地的“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文物的背后,是一则徐帅和他的警卫员李国兴之间的感人故事——

1.jpeg

▲文件包长20cm,宽20cm,高65cm

文件包是徐向前生前用过的,他的警卫员李国兴留下的。

李国兴,乳名海娃,汉族,1922年7月14日出生于四川省营山县老林子乡老林子村。他幼年失去双亲,与姑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1932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途经他生活的村子时,年仅10岁的李海娃坚决要求参加红军。徐向前念其失去父母,贫苦可怜,遂破格收下他,并编入警卫连,让他喂马、拉马,做首长的勤务兵。

2.jpeg

▲徐向前

从此,李海娃就走进了中国革命的大家庭。

李海娃天真无邪,机灵勇敢,忠厚勤快,深得首长和战友们的喜爱。1934年,已有两年军龄的李海娃肩挎盒子枪,背着小背包,手牵大战马,神采奕奕地走在行军路上。每到驻地,他都添草喂马,挑水饮马,为首长们打扫房间,端饭送水,尽职尽责,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红军战士。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为了策应中央红军北上,部署进行了嘉陵江战役,歼敌万余人。5月初,红四方面军和地方武装及苏区机关人员8万余人开始长征。长征路上,李海娃已是警卫营中的一位班长了。他和大家一起,以百折不挠的斗志,历经百战,在枪林弹雨中多次受伤。1936年10月9日,李海娃跟随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会宁县城。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由于张国焘分裂路线的影响,部队一直很被动,红四方面军常受到国民党部队的截击和飞机炮弹的轰炸。1936年10月下旬,李海娃随总部西渡黄河,在河西走廊作战惨遭失败。在一次战斗中,他头部被弹片炸伤,因流血过多而失去知觉。醒来时,才知道自己躺在一个姓陈的老大娘家里。经过老大娘的精心照料,李海娃三个多月就伤愈了。在这段日子里,李海娃和大娘建立了母子般的感情,可他仍然向往着革命,想念着徐向前总指挥,遂不顾老大娘百般挽留,流泪告别,踏上了寻找红军队伍的艰难路程。他一路上晨霜夜露、讨吃讨喝,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队伍。1944年冬,流落到会宁甘沟六十铺村 ,给人拉长工、打短工,时间最长的是在农民和自顺家放羊四年之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李海娃分得田地,落户会宁县甘沟驿乡六十铺村。在农民夜校识字时,李海娃才更名为李国兴。他为人正派老实,乐于助人,深得村民爱戴。1955年春,李国兴与阳坡村李家坪的胡玉花结为夫妻。由于妻子患肺结核,李国兴家境一直很贫寒。

李国兴从不以老红军身份而自傲,一直在生产队踏实干活。当时,团小组长在组织青年学习时,请李国兴讲红军长征故事,他从不讲自己,只说他是徐向前元帅的警卫班长,在历次战斗中前后共挨了八枪一炸弹。他最遗憾的事就是再没有机会见到徐向前,以及自己的战友。他每每想起这些就把徐向前留给自己的那个包拿出来摸摸。

1964年,妻子胡玉花的病情日渐严重,李国兴在大队药铺的账上已累计欠款600元。因没办法还款,他便请人给徐向前元帅写信,请求老首长解决他的困难。不几天,国防部办公厅回了信,并给会宁县政府、民政局通知,让地方政府及时帮助解决李国兴的实际困难。胡玉花去世后,县民政局解决了她的全部住院费和安葬费约600元。

妻子病逝后,李国兴于1971年在会宁县政府、营山县政府的帮助下回到离别40年的老家营山县老林子村,并在此定居。

1988年秋,李国兴病逝,享年67岁。

1986年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大庆时,会宁县博物馆从农民和自顺家征集收购了徐向前曾用过的牛皮文件包。1990年2月,会宁县博物馆将这个文件包拨交给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纪念馆展出。2002年5月25日,甘肃省文物局鉴定委员会专家将其鉴定为二级革命文物。

【资料来源:会宁大会师公众号】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