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读图丨一门走过长征的山炮

22 2024-04-22 15:07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收藏着16万件藏品。

每一件藏品都讲述着一个故事,见证着一段历程,折射着一种精神。一门经历过长征的山炮,便是其中一件有代表性的藏品。

1.png

这门山炮,曾被扛在红军战士的肩头“走”完了2万里长征路,是红军长征带到陕北的唯一一门山炮,也是中国炮兵部队走向世界之冠最初的火种之一。

这门老山炮和人民军队同岁。1927年,它从上海兵工厂出厂,出厂编号587,口径75毫米,射程4300米,重386公斤。

在当年,这门山炮的技术和性能都不算先进,但对装备落后的红军来说,却是“宝贝”。

20世纪30年代,基本配置只有“小米+步枪”的红军,想拥有像“炮”这样的重武器,只有一个办法——在战场上缴获。

这门山炮,很可能是1935年4月在湖南陈家河、桃子溪战斗中,由红53团从国民党第十军第58师那里缴获的。

据明确文字记载,中央红军在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前,红一方面军的第红三军团编有一门山炮连;红二、六军团在1935年4月编有一个山炮营;所以,这种75mm山炮在红军三大主力长征前的装备数量不会超过12门,因此对红军来说,十分宝贵。国民党军第58师是一支杂牌部队,这种山炮的装备数量同样很少,红二、六军团全歼了58师一个山炮营之后,也仅仅缴获了两门炮。

在后来的忠堡战役中,红二、六军团全歼国民党第41师,师长张振汉被俘。在红二、六军团总指挥贺龙的劝说下,炮兵出身的张振汉,给红军当了教员。那时,红军战士们连“什么是射程”都不知道。张振汉亲自上阵,在龙山围困战中,用这门炮帮助红军打掉了敌人的碉堡。

因为要被迫转移,两门山炮的命运各不相同。一门被贺龙埋在了云南镇雄以南的乌蒙山区,另一门在张振汉的劝说下被带上长征路。

386公斤重的山炮,怎么带呢?答案是“化整为零”。

张振汉亲自操作,教红军官兵拆炮。这门炮被拆成几部分,红军战士有的背炮管,有的背炮轮,有的背炮架,这门炮在红二、六军团战士的肩头上,转战过乌蒙、北渡过金沙江、翻过玉龙雪山、穿过了阿坝茫茫草地,历尽千辛万苦,最终被红军将士背到了陕北。

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1个月,转战9省,行程1万6千里,经历大小战斗110多次。战士们饿着肚子,肩扛手抬,牺牲了一个又一个,却没让这门山炮掉过一次队。有人说武器是军人生命的延伸,红军战士的血骨已经熔铸在了这门“编号587”的山炮中。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59年开始筹建。当时“全军建馆”,不到1年就收集上来14万件文物。可这门红军“功勋炮”的入馆,却颇费周折。

1959年9月的一天,贺龙元帅到军事博物馆检查工作。他看了与长征有关的文物之后说:“你们少了一门炮。”

贺龙元帅说的炮,就是这门经历过长征的山炮。最后,这门山炮被找到并送到了军博。从此,它成了军博当仁不让的“镇馆之宝”。

多年后,张振汉来到军博。在这门他再熟悉不过的山炮前,伫立良久。当年,他在长征途中过雪山时滚下山谷,被战士手拉手冒死救出,用担架抬着走完雪山最艰难的一段路。张振汉也是唯一跟随红军走完长征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这,就是一门山炮背后的故事。

【资料来源:央广网】

图片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