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快讯丨开国元勋后人评《开国将帅·授衔1955》

05 2023-12-05 21:40

罗援将军曾在电影《开国将帅·授衔1955》首映式上说:授衔是一块试金石,它考验着每一个革命军人的人品和党性。授衔是我军指战员在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也就是能不能过好荣誉关。在战争年代,我们的父辈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闯过了生死关,不愧为英雄好汉。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授衔和不授衔,授高衔还是授低衔的问题,名与利检验着我军每一名指战员们的党性原则,他们绝大多数又闯过了这一关,在和平年代仍然不愧是英雄好汉。

微信截图_20231205152154.png

▲电影《开国将帅·授衔1955》海报

2023年12月4日,《开国将帅·授衔1955》在北京马家堡保利国际影城上映。众多开国元勋后人应邀观影,部分开国元勋后人在电影结束后,发表了自己的观影感受——

陈知进.png

开国大将陈赓之女陈知进:

1955年评衔时,我还很小,哥哥告诉我部队开始评衔了,问爸爸评的什么将?父亲说是“辣椒酱”,并且与我们开玩笑说,“湖南人当然评的是辣椒酱了”。

父亲曾经在南京关押过,后来他去过一趟南京雨花台,回来以后就给我妈妈写信说,他去了一趟雨花台,看到许多烈士是他的同事,还有他的难友。他说“我能活到今天是占了很大的便宜”,他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功劳,他的生命是代替那些牺牲的人们活着,所以他只能更好地去工作。电影虽然拍得不错,但我也提一点小意见,1955年评衔时我父亲52岁,其他将领们也应该都在40多岁左右,也有30多岁的将军,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元帅也就50来岁,影片中的演员年龄有些偏大了。

张卓亚.png

抗日英雄李兆麟之女张卓亚:

这部电影看了以后,我真的几度落泪。我的父亲、母亲都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将士,与侵华日军顽强地打了14年。日本投降以后,在接收整个东北的过程中,我父亲在1946年3月9日,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了,他没有看到新中国成立。

今天看了这个电影以后,我感觉整个授衔仪式并不是只有光环,而是我们中国革命几十年下来很多先烈流血牺牲的铺垫。这些被授衔的人都是幸存者,东北抗日联军中只有七个少将,在1600多名开国将军中,占比不到1%,但正是这七位开国将军,代表了14年抗战的将士。

2015年,在天安门广场阅兵式上,突然出现了东北抗日联军方队,昭告世人,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英雄部队,要让我们的后人一起来观看这部电影,记住这段重要的历史是非常必要的。


王太和.png

开国少将王耀南之子王太和:

我觉得这部影片非常震撼,无数的革命先烈跟着毛主席,跟着共产党坚持到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1955年授衔的有1028人,1961年、1964年又提升了一些人,我的父亲也在其中。看了这部影片,我觉得更值得我们记住的是那些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先烈们。

张晓龙.png

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孙张晓龙:

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主旋律的影片,演职人员做出了很大的奉献。这部影片客观全面地记述了这一段光荣的历史。我们的人民军队涅槃重生,我们的开国将帅都是百炼成钢。

1955年9月27日下午,我的祖父张云逸也站在怀仁堂,他接受了周恩来总理的授衔和毛泽东主席的授勋。从新四军中走出来两位大将,一位是新四军的副军长张云逸,一个就是徐海东同志,他们在军队中没有任何实职,但党、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仍然授予他们大将军衔,也证明了一个老战士对党的革命事业,对人民军队的一片赤诚。我希望能够拍出更多更好的主旋律影片,我们也会以不同的形式给予大力的支持。

肖雨青.png

开国大将肖劲光孙女肖雨青:

我们作为第三代,是带着缅怀,带着学习和传承的心情来观影的。我小的时候听长辈讲,1955年授勋的时候,所有的将帅们聚集在一起,他们的脸上是没有笑容的,表情是特别凝重的,心里装着无数牺牲的战友。他们认为是站在先烈们的肩膀上,享受到了胜利的果实和荣誉,他们为此感到不安。我们的开国将帅们是特别无私,特别伟大的一群人,今后,一定会尽我所能弘扬红色文化。

董绍新.png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之孙董绍新:

非常感谢东北抗战联合会组织这次观影,影片中生孩子的片段确实是有的,当时是第五军团负责拖住敌人,就催这个干部休养员说,大家赶快走。这时候敌人已经上来了。董老说:我们革命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这些孩子吗?一定要顶住。当时,许多战士用生命保护了孩子。我们作为革命的后代,更应该继承先辈们的遗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

张峰.png

彭德怀元帅侄外孙张峰: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题和切入点都非常好,在有限的时间里,贯穿了党史、军史和革命斗争史,只是时间太短了,能够展现的内容太少了,如果能够把这部电影改编成电视剧就更好了,用它来填补影视剧的空白。

撰文:王向明

视觉:王学民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