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红军路过宁夏时,在固原祁家堡子草泥墙皮上留下的红色标语: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红色标语作为宣传思想、引领导向的舆论工具,是我党我军早期开展宣传工作的重要方式。红色标语以其多元的载体、针对性的内容、灵活的风格,在政策宣传、澄清谬论、动员群众、壮大队伍、对敌统战、赢得支持等方面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多元的载体形式,营造舆论宣传氛围。土地革命时期,我党我军活动区域大多地处偏僻山区,消息闭塞、环境简陋。做好宣传工作,成为帮助民众了解我党我军革命宗旨和政治主张、赢得民众信任与支持的紧要任务。当时,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广泛运用标语。我党我军常常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灵活创造出载体多样的宣传标语。红军官兵在所到之处张贴墨写或油印的纸质标语,将宣传内容刻在树干、岩石上,用石灰、烟墨、土红等刷写大量墙头标语。没有笔墨时,战士们就用锅底烟灰拌米汤代替墨汁,用扫帚作为书写工具。红军官兵还创造出标语钢印,把政治口号铸成铁模打在门窗木器上,使字痕不易消磨。随处可见的标语,加上我党我军严明的纪律和实际行动,迅速赢得民众的信任与支持。为对敌展开强大攻心战,红军官兵发明了流动标语,将宣传内容写在木板、竹片和树叶上,投入河中随水漂流,或者利用风筝、孔明灯随风飘到敌方阵地,不仅达到对敌宣传目的,还极大动摇和瓦解敌人军心。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大力推动在各地进行抗战宣传。学生们将标语写在游行的横幅和大街小巷的墙壁上,一些爱国社团组织将标语印制在报刊、书籍上,通过宣传唤起广大民众的觉悟,壮大抗日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志愿军成立了散发宣传品的宣传小组,结合军事行动向敌军散发印有标语口号的宣传品,动摇了敌军军心,削弱了敌军的战斗力。战争年代这些遍地开花的红色标语,营造出强大的革命舆论氛围,有效启发了广大民众的阶级觉悟,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鲜明的主题内容,缔造坚强革命力量。我党我军在不同时期提出的红色标语,总是密切结合战斗任务和革命形势发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十大政纲”“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军队”等标语,宣传了我党的政治主张和红军的宗旨性质,增进了群众对我党我军的理解与支持,进一步密切军民关系。“克扣士兵军饷以饱军阀私囊”“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等标语,揭露了国民党的罪恶本质,引导民众认清国民党政府的反动行径。抗日战争期间,“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标语,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使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捍卫国土,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标语,作为各根据地克服经济困难、实现生产自给的鼓舞性目标,鼓励人民生产自救,克服困难。解放战争时期,“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等标语,以凝练的语言,宏大的气概,激起了全国人民支援解放战争的巨大热忱。抗美援朝时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标语,激起了全国人民参军热情,激发了志愿军将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血性胆气,即使身处恶劣环境,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军,依然打出新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最终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生动的表达方式,扩大宣传影响力。战争年代的红色标语,表述方式灵活多样、通俗易懂,更能赢得民心。土地革命时期的“活报剧”《刘湘自叹歌》,将标语融入话剧,诙谐生动,讽刺性极强。出演这场“活报剧”时,演员脸上抹着油墨或锅烟子,拿一柄破芭蕉扇或敲一面破锣,用川剧诙谐的唱腔,将人物形象漫画化,动作高度夸张,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实反映了根据地军民与敌作战的情况。考虑到山区民众识字率较低,红军官兵还创造出生动有趣的漫画标语,让民众一看就懂,起到广泛的启蒙和教育作用。1935年9月,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突破腊子口,敌人丢盔卸甲,沿途抛弃了大量军用物资和生活用品,宣传队奉命在沿途利用岩石峭壁,迅速涂写大字标语口号:“不拣战利品,全力追敌人”,为宣传“穷追不舍”的作战方针,红军还在悬崖上写了一个巨大的“追”字,简短有力、一目了然,达到了制造声势、宣传鼓舞民众的效果。有些标语加入地方方言,使之像歌谣一般活泼、押韵,在民众间口口相传,从而扩大宣传影响力,增强宣传效果。
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创编的战斗号角《劝东北的青年歌》中写道,“亲爱的东北青年们生死在眼前,武装起来吧,反对参加世界战……干干干,全都干,不灭日寇心不甘,夺回祖国的好河山,团结起来誓抗战”。歌词激发了东北人民群众不愿当亡国奴,积极参加抗战的革命斗志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1935年2月27日,红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各部队立即动员编写标语的命令》,附上十二条宣传标语材料。其中,第七条标语为:“红军到,干人笑,绅粮叫。白军到,干人叫,绅粮笑。要使干人天天笑,白军不到红军到,要使绅粮天天叫,白军弟兄拖枪炮。拖了枪炮回头跑,打倒军阀妙妙妙。”这里的“干人”“绅粮”是贵州、四川的方言,即指穷人和地主豪绅。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讲演,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遵义南白镇花灯老艺人李祖德挑煤到街上去卖,看见红军书写的“打富济贫”“爱国爱民”等标语,觉得说到了他心坎上,就主动与红军接触,把红军当作自己的亲人。红军临走时送给他一把江西景德镇茶壶,他视如珍宝。后来,他用黔北花灯曲调编成花灯剧《红军送我一把壶》,剧中唱道:“红军送我一把壶,装进凉水当吃肉;穷人吃了壶中水,千年穷根要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