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北抗日游击大队的成立和发展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贾晓明

17 2024-01-17 10:55

1938年3月,中共赣北工委书记刘为泗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在江西九江岷山、张家山召开工委扩大会议。会议做出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共同抗日;积极扩大抗日武装,筹划建立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加强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等项决议。6月,赣北工委先后与国民党吴奇伟部和湘鄂赣边区挺进军第三纵队司令兼江西保安十八团团长钟石磐谈判达成协议。7月,赣北工委以长征时留下来打游击的赣北红军游击队30余名战士为骨干,改编为赣北抗日游击队。赣北各地的老革命干部和爱国青年积极响应赣北工委的号召,纷纷来到岷山参加这支抗日武装。不久,刘为泗等人决定把赣北抗日游击队改编为赣北抗日游击大队,下设3个中队,刘为泗任大队长。

9月4日,赣北抗日游击大队召开各界代表及地方进步人士共100人参加的会议,宣布成立抗日民主联合办事处,向群众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鼓舞他们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赣北抗日游击队经过训练后,即深入南浔铁路沿线开展游击战争,与日军作战于九江、德安、瑞昌等地公路与当地的山区地带。10月3日,日军第一〇六师团主力被中国军队包围于德安万家岭山区,日军松本骑兵部队奉命沿九德公路西援。刘为泗闻讯,率领老战士100多人抢先埋伏在敌人必经之路的两侧高山上,把所有轻重机枪组成严密的火力交叉网。当敌人进入埋伏圈后,游击队对敌人发动突袭,不仅消灭了这支敌人,缴获全部武器,还生擒日军3人。

11月8日晚上,赣北游击队袭击了日军驻德安林泉乡清塘坂据点,同月15日晚,游击队又袭击驻德安吴山乡田家河据点的日军和敌伪自警队。11月18日,刘为泗率40名游击队员身藏短枪、匕首,化装成被日军拉来修筑碉堡的民工,潜入南浔铁路重镇——沙河街工地。趁日军岗哨不注意时,刘为泗突然发出信号,游击队员迅速拿出武器,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击毙日军4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12月28日,日军一个中队由瑞德公路向南移动。游击队闻讯后,于当日深夜埋伏在瑞德公路两边的山上,构筑起南起桥头周村、北到王家垴,长达2.5公里的阵地。天亮后,敌人进入伏击圈。游击队齐向敌人勐烈扫射,当即毙敌50余人,击伤10余人,残敌仓皇逃窜。第二天下午,敌人派出300多人前来报复,游击队毫不畏惧,一面和敌人展开激战,一面用稻草扎成草人,在洋铁桶里放鞭炮,巧妙地迷惑敌人,使敌人火力无法找到游击队的准确位置。战斗至黄昏时,游击队击毙敌人数十人,将这支日军彻底击溃。

战斗期间,游击队还将黄老门到马回岭的铁路全部破坏,有力牵制了敌人的南下。

日军在赣北抗日游击队的屡次打击下,损失惨重,为了巩固其占领区域,于1939年1月开始,多次调兵游击队的岷山、株岭根据地。游击队凭借地形的优势,给予进犯之敌勐烈的回击,仅1939年1月,就击退了日军的3次“扫荡”,并给予敌人以很大的杀伤,

在半年时间里,游击队共对日作战数十次,共打死日军500余人,打伤数百人,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也得到了赣北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游击队的迅速成长和赣北岷山抗日根据地的迅勐发展,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恐慌。1939年2月24日,钟石磐以“商讨联合出击余家河、马回岭”为名,指派大队长童昌辉带领12名军官来到赣北工委和赣北抗日游击大队驻地举行“联席会议”,同时派出大批部队秘密包围了游击队驻地。刘为泗、田文灼等领导以抗日为重,真诚地接待了他们。当赣北工委领导围坐桌前看地图时,童昌辉及其部下从身后向刘为泗、田文灼等人开枪,刘为泗、田文灼等当场牺牲。游击队员也遭到顽军的突然袭击,不少人或被枪杀,或被缴械。其他同志迅速突围,和在外执勤的部队会合后前往新四军和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活动区域,继续参加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