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会战斗八路军第120师全歼日军精锐部队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张伟 戚苏源

12 2024-01-12 15:22

1.jpg

指挥所中的贺龙

2.jpg

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贺龙(左)和政委关向应

齐会战斗,是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和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部队一部于1939年4月下旬,在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进犯日军实施的外线速决歼灭战。此次战斗,我军采取避实就虚的游击战术,扬长避短,发挥我军近战、夜战的特长,歼灭敌人700余名,取得首次在平原作战几乎整建制歼灭日军精锐部队的胜利,大大挫伤日军气焰,牵制和阻滞日军向华中进犯。

充分准备,依托地形组织战斗。在战斗前,日军第3联队联队长渡左近得到八路军有1000余人在河间县一带驻扎的情报,便想出一招“瞒天过海”,远调驻守沧州的吉田大队偷袭,河间县日军则按兵不动。然而,第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很快就得到这个消息,判断吉田大队对河间县地形不熟悉,且孤军直入,可以赶来支援的力量也不多,而我军在河间周围有7个团兵力,他们当即决定打一场反包围的歼灭战。但第120师刚刚从晋西北转战至冀中,对山地游击战比较熟悉,缺乏平原作战经验。平原作战无险可依,贺龙和关向应经分析后认为,平原作战就是要依托村落,拥有400户人家的齐会村是平原上最好的防线。

齐会村房屋密集坚固,村周围有通往村外的壕沟,村外还有树林和土丘,有利于组织防御。驻守齐会村的第716团第3营充分利用地形,修筑工事,在房屋墙壁上挖出洞眼以便射击,并打通房屋,连接房顶,围绕防御作战展开作战准备。驻扎在周围的其他部队也按照作战计划随时准备进行机动和支援,阻击敌援军,实施反围攻的作战部署。

积极发动,打下牢固群众基础。贺龙在战斗发起前,对当地群众基础十分重视。他四处走访,认真了解后发现,虽然冀中军区成立了4个分区,但群众基础不是很牢固。当地日军的残暴行为让老百姓十分害怕,很多老百姓对从山里出来、装备简陋的八路军能否战胜日军心存疑虑。贺龙深知群众基础的重要性,从第120师抽出部分兵力,组成3个支队,深入群众当中开展思想工作,协助当地党组织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力量。此外,经曹家庄、大曹村的战斗,老百姓亲眼看到八路军的胜利,减少了对日军的恐惧,加深了对八路军的信任。战斗打响后,齐会、南留路等村群众以人力、物力积极支援八路军,抢救伤员、运送给养、提供情报。许多群众为八路军送去茶水、馒头、肉类等食物,还有的群众直接参加了战斗,为战斗胜利作出巨大贡献。齐会战斗的胜利更是鼓舞了当地群众参军抗日的热情,战后3天内就有400多名河间青年加入第120师。

避实就虚,确保争取作战主动。当时,在日军的接连进攻下,华北地区的雄县、霸县、安国、蠡县、博野等县相继失守,第120师是中共中央军委为加强冀中地区抗日力量,避免冀中抗日根据地失陷,从晋西北调来支援的。因此,贺龙在战前指出,作战中要尽最大力量保持八路军现有控制地区,不能轻易丢失,在此基础上,适机收复被敌人占领地区。主力部队要在内线作战,必要时可以转到敌侧后,把敌人引出来,寻找其弱点进行打击。贺龙认为,冀中敌我双方整体力量悬殊,绝对不能硬拼,会吃亏;必须避其锋芒,利用广阔平原地区,寻找机会消灭一部分,能消灭多少就消灭多少,以削弱敌有生力量为目的,通过消耗敌人、疲惫敌人,伺机争取主动。齐会战斗中,我军不断以驻守在齐会的第3营吸引、拖住来犯日军,同时以部分兵力击退多个方向敌援军,之后云集于齐会周围地区,形成对日军的反包围,使来犯日军腹背受击,溃不成军,伤亡惨重。

扬长避短,灵活调整进攻部署。我军在齐会战斗中,尤为注重发挥自身优势,避开劣势。战斗后期,在我军接连打击下,日军已陷入被动挨打。在这种情况下,负隅顽抗的吉田大队以一部抢占找子营村,以大部勐攻南留路村,企图依托村内坚固房屋阻击我军,然后伺机向东突围。针对日军作战部署变化,贺龙下令将敌人团团围住。日军吉田大队不仅装备精良、弹药充足,而且作战经验较为丰富,武士道精神强,一向被日军视为在华北的“精锐之旅”。虽已被包围,但吉田大队的实力不容小觑。我军装备相对较差,加上地处平原,缺乏有利地形依托,白天强攻会造成很大伤亡。根据这些情况,贺龙并没有立即下令发起攻击,而是对作战部署进行灵活调整,发挥我军夜战特长,制订了“白天围而不打,夜晚集中勐攻”的计划。第715团第1营自张曹村,第3团第1营自南留路村,第2团第2营自北留路村,于黄昏同时向被围日军展开攻击,日军被歼一部,余部退缩于南留路村西南张家坟地,丧失了反扑能力,最终被我军歼灭。

齐会战斗中,第120师在敌人据点稠密的狭小平原地区内集中7个团的兵力,连续激战3日,共毙伤日军700余人,俘7人,缴获山炮1门、轻重机枪20挺,步枪200余支,是抗战期间装备劣势的八路军在平原地区歼灭敌人的经典战例,取得平原游击战争中以外线速决进攻打歼灭战的经验,对促进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