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兵出陵川
1944年,陵川县部分号兵与民兵合影。 作者供图
军号是部队特殊的武器,号兵在行军作战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革命战争年代,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陵川县,走出了很多号兵。为什么陵川县成为了我军当时重要的“号兵培训基地”,这其中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历史?
1937年7月7日,以日军炮轰宛平县城、进攻卢沟桥为标志,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烽火。八路军主力义无反顾地挺进抗日前线,积极开展对日作战。8月下旬,第115师主力作为八路军先遣队,从陕西三原地区出发,于31日东渡黄河。9月,八路军第120师、第129师主力由陕西富平出发,挺进华北抗日前线。后来,为统一太南豫北的作战指挥,成立了八路军第2纵队,指挥部设在山西省陵川县平城镇义汉村。随着抗战工作的展开,无论是八路军的部队还是地方武装,都缺少司号员。为应对这一问题,太行第8地委和太行第8军分区发出指示,在陵川县开办号兵训练班,补足号兵力量。陵川位于太行山南麓峰巅,山高沟深、地理位置隐蔽,群众基础好,是号兵训练的合适之处。根据指示,陵川县武委会着手筹备号兵训练班,并招收学员。
在陵川县档案馆中珍藏着一份1947年陵川县号兵训练班的统计表,详细记录着当时号兵训练班学员的姓名、村庄、年龄、学习年限、政治面貌等信息。号兵招收学员的条件要求:一是年龄要小,一般在15岁到18岁之间;二是身体素质要好,能打能跑;三是人要机灵,能够随机应变。
号兵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兵种,其训练也很辛苦。训练班学员,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首先是练习拔音,只有把一个个单音吹好了,吹得音色饱满,才算过关。其次是练习联音,把两个单音组合起来,由低到高,由高到低,吹得熟练、饱满,这叫练双音。练双音时,必须把两个单音吹奏清楚。双音练好后,接着练习组合联音。三是在练好联音之后,开始学习号谱。号谱分为勤务号谱、名目号谱、战斗号谱。其中,勤务号谱用于指挥部队起居作息等;名目号谱用以表示单位、职务等;战斗号谱用于指挥战斗行动、报告情况等。
当时,陵川号兵训练班的学习内容不仅有吹号技术,还有其他课目。首先是文化课,主要学习识文写字、认识号谱。其次是接受政治教育,包括阶级教育、立场教育,形势教育等。第三是学习军事,内容包括战术动作、战地防护以及如何保护首长等。
经过号兵训练班严格规范训练的学员,有很多加入了人民军队,走上抗敌战场,吹奏起令敌人胆寒的军号。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陵川籍烈士,有不少是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