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专访|董必武之孙董绍新:董老曾为六角钱,向中央作检讨

04 2022-07-04 22:10

在老一辈革命家中,董必武的书法造诣相当深厚,常以“我虽不善书,好书莫如我”自许。董老生前留有许多题诗、题词的墨宝,大多是其视察工作时有感而写,有的是应请题写,还有的是家属留存。其中许多题诗、题词经过鉴定,成为国家级重要历史文物,被各地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收藏,也有一部分被董老的好友或者家属珍藏。这些藏品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意义,也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因此人们很难见到这些珍贵题诗、题词的手迹,想要集中观赏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1.jpg

在中国共产党101岁生日来临之际,《董必武手迹选》图册出版了,里面精选了135幅董老的题诗、题词书法作品,让喜欢董老书法的人们集中欣赏董老手迹变得不再困难,可以随时翻阅。2022年6月28日,红船编辑部专访了董必武之孙董绍新,回忆了手迹选出版和董老在红岩八路军办事处的往事。

董绍新访谈视频

为党的101岁生日献礼

说起这本图册出版的情况,董绍新介绍说:去年8月28日开始,我们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嘉兴、重庆等地,举办了“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书法手迹展,让更多人观赏到董老题诗、题词手迹,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今年的3月5日,重庆展览结束后,受疫情影响展览暂告一段落。在此期间,还有不少单位向我们发出邀请,希望疫情过后能到当地举办展览。

1956年2月,董老为中共一大纪念馆题写了“作始也简,将毕也钜”八个字,表达了我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党的百岁诞辰我们准备举办一次纪念活动,经过我们认真思考确定举办一次董老书法手迹展,把我们多年来所收集到的董老题诗、题字的手迹集中起来呈现给大家,但当时受疫情影响,展览推迟到了8月28日才得以实现。

2.jpg

董必武之孙董绍新

2016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收集董老题诗、题词手迹,查阅董老留下的诗集内容,从诗中寻找董老行迹,想办法与持有手迹原件的单位和个人取得联系。收集到手迹复制件、电子件共计150余幅。党的百年华诞又恰逢董老135周年诞辰,经过几年不断努力收集到了很多手迹,我们就想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时也想把这些电子件出版成册。

收集董老书法手迹的过程艰辛且漫长,在全国数十家纪念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多个单位来往奔波,在资料收集过程中,这些收藏单位和个人大都满怀着对董老的崇敬之情,对手迹采集给予了积极响应和支持。

有两件事让我特别感动:在内蒙古联系董老诗词手迹时,老一辈革命家乌兰夫的后人云娜,不顾距离遥远往返两次,驱车上千公里协调关系,帮助我们取得了手迹电子件。叶帅的孙子叶弘毅在广州,不仅帮助我们协调关系,还个人出资、出力支持采集工作。因为得到众多单位和个人的无私帮助,才让如此珍贵丰富的董老手迹得以集中呈现。

3.jpg

宋平在展览现场

2021年8月28日,在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下,“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老书法手迹展在北京成功举办首场展览。展览当天,数十位开国元勋后人前往祝贺。我们意想不到的是105岁高龄的宋平亲赴现场参观,并对展览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宋平与董老在红岩八路军办事处共事多年,与董老有深厚的感情,他的出席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

董老书法手迹在上海、南京、重庆展出期间,党员干部们对董老的真挚感情溢于言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地宣传部门也因董老手迹展,积极与其他展出单位联系协商,主动让出计划展期,为董老手迹展提供方便。重庆方面在帮助布展的过程中考虑也很周到,特意把展览场地选在市政府办公楼对面,方便党员干部欣赏董老诗书的同时,深入学习党的历史和红岩精神。

4.jpg

重庆展览合照

首展受主题篇幅和场地等条件限制,还有一些手迹没有展现出来。我们在巡回展出过程中结合当地的历史,对部分手迹内容作了调整,让主题内容更加明确。

重庆展出归来,我们开始专心图册出版的事情,去年向中央相关部门发起申请,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后,于今年4月拿到了出版通知。原本想赶在七月之前出版,为党的101岁生日献礼,但又因为疫情耽误了一段时间。

《董必武手迹选》的出版得到了湖北省博物馆和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为表示感谢,我想等书出版后,拿出一部分赠送给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单位与个人。

董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

1941年,中央派董老到红岩八路军办事处,担任南方局常委、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并亲自掌管红岩机关财务开支。受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影响,办事处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为了改变这种困境,董老既要想尽办法改善大家的伙食,又不能乱花钱,经常在毫厘之间精打细算。

那时,办事处的伙食费为每人每月三块法币,按这个标准,包括周恩来总理和董老在内,大家每天只能吃一些空心菜、胡豆。董老和总理关心生病的同志,伙食条件相对好一点点。后来毛泽东主席来重庆,见大家的伙食条件这样艰苦,增加到每月五元六角钱标准,当时每个月的开支账目都由董老核查。

5.jpg

董必武手迹

一次结算伙食费的时候有六角钱平不了账,董老多次核算后仍然找不到原因,为此十分自责。在大家心中董老为人正直、生活简朴,工作和生活中很少有人能说出董老的不是来,更何况是损失六角钱的小事。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有人还劝董老说算了吧,钱又不多。董老很认真地说:我们党的经费来得不容易,每分每厘都是同志们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精打细算的责任,没有浪费铺张的权力。

因为这六角钱,董老执意在办事处的工作会议上作了检查,并亲自给中央写了一封检讨信。1985年10月,邓颖超重返山城重庆时,接见了抗日战争时期在红岩工作过的部分老同志。南方局和办事处招待所所长杨继干同志回忆起董老为六角钱作检讨的事情,邓颖超也想起了当时的情况,她叹息地说:那时为了六角钱,董老都作了检讨,现在有的人浪费国家资产几万元、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几千万元都不心疼呀!

6.jpg

董必武手迹

1945年董老代表国民政府赴联合国签署宪章时,国民政府考虑到外交形象,发给董老1200美元的置装费,再加上生活费、交际费等等,共计有2645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额费用。按照当时的物价折算,一美元相当于20块大洋,一个普通工人工作一个月才3到5块大洋的收入。这笔钱对董老来说也是一笔巨资,一向节俭的董老并没有把这些钱用在置装上,他的每一笔支出都有清楚的记录,他用了二十五美元在楼下成衣馆买了一套成装,用省下来的钱,再加上各界人士的捐助,按照周恩来总理叮嘱,买了一台技术先进的印刷机带回来,解决了党内缺少印刷机的实际困难。

董老在出国之前,我的姑姑很想要一个洋娃娃玩具,但董老回来的时候,没有给家里人带任何东西。他能把巨资节省下来并用在党的事业上,也能为6毛钱公开作检查,并主动向中央发出检讨信。

董老身上映现出的是老一辈革命家们艰苦朴素、严于律己、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他能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都拿出来捐给党的事业,而且从来不认为自己对党和国家做了多大贡献。

撰文:王向明

视觉:张艺梦

统筹:张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