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星华是开国上将萧克与老红军蹇先佛的孩子,曾任武警总部原纪委书记。2020年9月4日,红船编辑部关于红色家风传承对他进行了专访。
根据约定的时间到萧星华将军家里采访,进门后见到衣着简朴81岁的萧星华将军,端正地站在客厅门口迎接,让人非常的感动,他对年轻人如此的尊重,令我们肃然起敬!专访过程中,萧星华将军在谈到父母和家风时,也多次提到朴实无华这个成语。
武警总部原纪委书记萧星华少将
朴实无华的家风熏陶着第四代人
“美其食、仁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黄帝内经》素问一章写道,食物不论粗细吃起来很香甜;衣服不论新旧穿起来很舒心;无论在哪里都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即使身处高位,仍然尊重身处低位的人,并且不与地位更高的人攀比享受,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朴实无华。而朴实无华的人精神是内敛的,这样的人大多能颐养天年。
新中国开国上将萧克和夫人蹇先佛就是这样的人,萧克上将活了102岁,他的夫人蹇先佛如今也已经106岁了。他们的家风也和为人一样朴实无华,没有刻意的教诲,自然而然地传承给了萧星华和他的孩子们,至今仍然在熏陶着萧家的第四代人。这样的家风在当今崇尚物欲的社会里,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它宛如宋朝周敦颐笔下的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萧克和夫人蹇先佛
萧克上将一生最注重求实存真,生前他曾告诉秘书和家人:“我有个留言写在一张纸上,现在不能让你们知道,等我死后,你们才能打开看。”萧克上将的留言在他去世后被家人打开,内容是关于墓碑的问题。八宝山公墓萧克上将的墓碑上,正面只有萧克的名字,背面是他自己写的四个字——求实存真,这四个字凝聚了他一生的品格,也是他对萧家后世子孙的寄托。
萧克上将看待党的历史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反对搞个人崇拜。他认为讲党的发展史,一定要从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和陈独秀开始讲起;讲中国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必须要讲周恩来、朱德、贺龙、刘伯承、叶挺等人;如果讲井冈山斗争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必须讲毛泽东和朱德两个人;对待历史,既要讲成功,也要谈曲折;既要讲胜利的经验,也要讲失败的教训。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是如此,可以少讲但不能乱讲。
从建国初期1952年进京到2008年去世,他一直住在上个世纪20年代修建的平房里,家具全部是六七十年代配发的,一件新的都没有。刚住进去的时候,营房部几次鉴定为危房,要求重新修建,他都不同意。受1976年唐山大地震影响,屋子的墙体出现了大裂缝,成为了严重的危房。不得已情况下他才同意重修,但条件是按照原有面积修建,不允许超出标准一平米,超标多花一分钱他也不住。
老红军蹇先佛的身世与健康近况
近两年来,老红军蹇先佛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106岁的她一直在住院治疗。为此,萧星华和家人推掉了一切社会活动,在北京安心照顾母亲的病情。今年疫情爆发后,医院禁止家属入院探望,便只能通过视频掌握母亲的健康情况。疫情缓解后,他们自觉遵守院方规定,只能和家人定期前往医院探望母亲。
蹇先佛出生在一个儒商家庭,自幼家境富裕,知书达理。她的父亲蹇承宴是一位开明的爱国志士,在父亲的影响下,姊妹四人都参加了红军。她的大哥蹇先为因叛徒出卖被敌人杀害;16岁参加红军的小弟蹇先超,在长征途中翻越雪山时牺牲,只有大姐蹇先任和她盼到了革命胜利。
2020年3月,萧克上将原秘书马国文中将在他的《近看萧克》中,描述了萧克与蹇先佛在一起时的印象:“他们感情融洽,从没有发现过他们闹矛盾或者有吵闹的现象……他们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相知相爱的一生。”
晚年的蹇先佛和萧克在一起,议论更多的是国计民生,从来不谈及别人的私事。透过以上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蹇先佛是一个用实际行动表达爱的人,她关心家人的方式与众不同。按照时下的语言来说,她是丈夫的贤内助,与萧克上将一起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为他们的后代树立了榜样。
战争时期蹇先佛随身背着两件“宝贝”
1935年初,经贺龙和任弼时夫妇牵红引线,蹇先佛与萧克结为革命伴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蹇先佛的身上经常背着两件“宝贝”,一件是1937年丈夫萧克创作的《罗霄军》书稿;另一件则是1939年出生,经历过战争、饥饿幸存下来的儿子萧星华。这两样宝贝都是她的命根子,可每一样都差一点与她失之交臂。
蹇先佛理解什么是萧克最在乎的东西,战争年代里这部书稿就像萧克的第二事业,是丈夫对战争现实的客观记录与思考,细心的她连一张碎纸片都没有丢下,全部装在了皮包里时刻背在身上。解放战争爆发,她从延安奔赴华北承德期间,经过长途跋涉走到了河北滦平县,因为太过劳累取下皮包休息,醒来后发现皮包不见了,这下急坏了蹇先佛,她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皮包踪影。无奈之下,她找到驻地部队说明了情况,驻地部队对此事高度重视,经过警卫人员与驻地部队同志们仔细地搜查,幸运地找了回来。否则,大家便看不到1988年出版的《浴血罗霄》这一部40万字的战争写实。萧克上将因为《浴血罗霄》的出版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如果没有蹇先佛的坚持,便没有萧克上将的第二事业。
萧克上将一家祖孙三代
儿子萧星华出生时,正赶上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实行封锁扫荡,蹇先佛怀着萧星华,艰难躲避着日军的大扫荡。在途中一间废弃的屋子里生下儿子后,虚弱的她不敢久作停留,趁着夜色,蹇先佛一个人抱着孩子,趟过冰冷刺骨的河水回到根据地,为此她落下了终身不孕的病根。侵华日军的扫荡近乎疯狂,20天后蹇先佛被迫将刚刚出生不久的萧星华,寄养在阜平县的一个老乡家里。一年以后,当她再次见到儿子时,她无法想象萧星华是如何在日军的封锁下,在树叶、树皮都吃光的地方奇迹般活下来,一岁多的萧星华看上去骨瘦如柴,体形比出生20多天的时候还要弱小。蹇先佛通过老乡了解到,在极度恶劣的环境里,村里的22个孩子,只剩下了2个,其中一个便是萧星华。蹇先佛过草地时生下的大儿子“堡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全身心投入战斗,部队要求不允许带孩子,将“堡生”转移到了老家,不幸的是孩子被鬼子的毒气弹毒死,这成为蹇先佛一生无法抹去的伤痛。她把萧星华背在身上,形影不离是她给孩子的最大的安慰。将门出虎子,长大后的萧星华通过努力考上了北大哲学系,再后来做了将军,成为了新中国的栋梁。
解放前能吃的东西现在也要能吃
萧星华:“父亲告诫我们,解放前我们能吃的东西,现在也要能吃。”父亲的话萧星华有深刻的感受。幼年的他被父母寄养在河北太行山区阜平县的老乡家里,三岁时吃的是用树叶和麦糠磨碎后蒸熟做的饼子,味道苦涩难以下咽。为了减少树叶的苦涩味道,根据地百姓把树叶放在水里浸泡几天才能勉强食用。
萧克上将在世的时候,他的日常饮食很简朴,早晚一碗小米粥、一个鸡蛋、一碟子小菜;中午一荤一素,粗粮占了多数;赶上家里来客人会加一个菜,杜绝浪费和大吃大喝。经历过苦难生活的萧星华将军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和父亲一样非常平淡,81岁的他常说:“我现在一张床、一碗饭就很满足了。”
左一:蹇先佛 右一:萧星华 中间:肖云志
70年代末期,萧星华的家里还经常吃窝头。他的小儿子肖萧云松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孩子们都带着丰盛的盒餐,肖云松带的却是家里常吃的窝头。有同学开玩笑地说“都什么时代了,你们家还吃窝头。”对此,肖云松并没有觉得有何不妥,爷爷和父亲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影响着他,在外面,自己也从未因爷爷是开国上将而产生优越感。大学毕业后,也没有让爷爷和父亲帮忙安排工作,萧云松选择在北京某中学做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红船编辑部了解到,萧星华将军的大儿子萧云志,女儿已经是高三的学生,她和家里父辈们一样与人为善,生活朴素。
撰文: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