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专访丨杨国宇少将之女:邓政委笑谈父亲“是二野有名的杨大人”

12 2023-01-12 16:25

杨兆蓉的父亲杨国宇,出生于1914年9月18日,农民家庭出身。自1933年加入红军参加革命后,先后经历了川陕苏区反“围剿”作战、田水堡战斗、长征、百团大战以及白晋、破袭平汉路等战斗。他曾经担任七年海军副司令,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

接受红船编辑部采访时,杨兆蓉说:“纵观父亲这一生,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为国家的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虽没有大功大德,但可以说,他就是个开疆拓土的先锋,永远战斗在第一线,永远隐藏在荣耀的后面,永远做着参谋长应做的一切事物。他在儿女心中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英雄!他的一生,苦痛有之,委屈有之,但没有平庸,没有怨恨,有的是精彩绝伦!”

永远忘不了太行山奶娘

聊起杨国宇将军,得从杨兆蓉的出生经历开始聊起。

杨兆蓉1947年出生在河北涉县。二野千里跃进大别山之际,与敌军狭路相逢,丢弃辎重轻装疾进,父母无暇顾及幼小的她,将她托付给了太行山石泊村奶娘家。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后,大军南下,父母丢下我一走了之,还是善后部队找到我才不至于丢失。”杨兆蓉介绍,父亲的战斗日记中曾记录:“1947年6月3日军委命令,我野战军主力六月底,突破黄河、挺进中原。6月6日,由水冶出发晚抵冶陶。女儿刚满月,因飞机轰炸,我们太忙,故送老乡家养。6月7日我得抓紧到石泊去看蓉蓉,带去一小包盐,约一斤糖。”

“母亲曾流着泪回忆起这段:爸爸看见你,皴得小脸蛋全是黑黑的裂口,小脚小手全是冻疮。小屁股阉得一尿尿就哭。爸爸给你糖吃,你就吓得大哭,没见过糖又不知这大兵是谁。你爸爸那么硬的汉子,都偷偷地抹眼泪。没办法,战争嘛。”

小时候,杨兆蓉听母亲讲起这段往事时,像听别人的故事一样,竟没掉一滴眼泪。但心里却在别扭:爸妈怎么那么狠心?怎么忍心把那么小的我扔在那么苦的穷山村,丢给别人去奶养?难道不怕我冻死、不怕我饿死?

一九四七年下旬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杨国宇是11军参谋长,已打到了最前线,更顾不上远在大后方的杨兆蓉。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呼声响遍三大战场时,幸亏留守邯郸的杨恬,及时把杨兆蓉从老乡家接回来,否则,“大军南下、入了川、过了江,一路下去,就找不回来喽。”

“据说,有好多孩子找不回来了!无情的兵荒马乱的年代啊。依当时父母之言:‘革命后代,是人民的子弟,谁养不一样?’我一直不理解,既不养汝,何生汝?我有几个朋友,有的七、八岁,有的十六、七岁才找回来。在他们眼里,养父母才是亲人,而亲生父母不过是革命家而已。双方费尽心机也找不回来那份亲情。”

在杨兆蓉幼小的心里,很早就打上了这样的烙印:你是吃老乡的奶活下来的,你的奶娘是太行老区的支前模范。永远不要忘记,你有一个奶娘。

1.jpg

1948年,一岁半的杨兆蓉与奶娘

1989年,戎马一生的杨国宇退休后,带着夫人和杨兆蓉的妹妹旧地重游,沿着当年刘邓大军的足迹,访遍了太行山、大别山。其中一个重要的行程是寻访杨兆蓉的奶娘。

“当父母凭着依稀的记忆,找到石泊村头那棵歪脖子树时,许多乡亲都拥了上来。老人们记起了当年送白马的老杨,好几位老妈妈立刻争前相认。幸亏妈妈带着那张照片,才找到村西头奶娘家。一位瘦小的老人走出来,妈妈一把抓住她的手泣不成声,泪水模糊的双眼根本认不清那是谁。可那位老人却叫道:老姚!老杨!便哽住了。四十多年了,她竟一下子认出了爸妈。等她看见了妹妹,便死死地抓住不放:是蓉儿吧?是蓉儿,你可回来了!这时老人才大哭起来。

妹妹告诉杨兆蓉这一切时,已哭成了泪人。她一再嘱咐杨兆蓉:“快去看看你的奶娘吧,她太想你了。”从此,去看看奶娘也就成了杨兆蓉急不可待的心愿。

1997年,杨兆蓉终于完成了这件期盼已久的心愿。当年重逢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2.jpg

1997年,杨兆蓉回到石泊村看望奶娘

“当我在村支书的引导下,摸进那间黑洞洞的小石屋时,我终于看到了我的奶娘。小小的她傻傻地站着,并没有扑过来,只是呆呆地张着那剧烈颤抖的唇。”杨兆蓉说,“我紧紧地抱住了我的奶娘,奶娘那小小瘦弱的身板像打摆子一样地颤抖着:‘蓉儿,你可回来了!’奶娘终于号啕大哭,一切的一切都在这一刻释怀了。我终于能抱抱这位英雄的母亲,终于能对她说声:‘娘,谢谢您,我是您的女儿啊。’”

杨兆蓉坦言,直到那时她才理解了父母,并感激他们送她到石泊村,感激他们给她找了一个好奶娘。“尽管只有短短的一年,却让我记住,我有太行山的血脉!让我记住,我是太行山的儿女!让我记住,永远不要忘本!”

惹不起的杨大人

给女儿找了一个好奶娘的杨国宇,从小家境贫寒,全家劳作供一人读书。

“1933年,红四方面军打到阆中,父亲投奔红军,还乡团打死爷爷,封了家门,全家逃难,奶奶病死,小姑被卖,小叔被狗咬死,剩下两个叔叔,一个被抓壮丁,另一个去地主家当了长工。这是他坚持在革命道路走下去的初衷。”由于聪明好学,杨国宇参加红军后被红四总部派去学习译电,从此与机要结缘。长征路上,首长舍马给他骑,可见译电员的宝贵。

谈及父亲革命生涯中的哪些经历令她印象最深,杨兆蓉向红船编辑部讲述了这样几件轶事。

“土地革命、抗战、解放战争直到和平建设时期,父亲由机要参谋成长为参谋长。有老同志曾对我说:‘他是我军难得的终身参谋长!’。从1939年任机要科长起、11军参谋长、青岛基地参谋长、葫芦岛试验基地参谋长直至海军参谋长,父亲一直以参谋长身份自居。因为创建各基地时,苏联专家只与‘参谋长’对话。”

另一件事,是“二野有名的杨大人”。

1989年,邓小平接见二野战史编辑组时,秦基伟为邓小平一一介绍,待介绍到杨国宇时,邓小平等不及秦基伟介绍,便伸出手:“这是二野有名的杨大人!”杨国宇笑颜如花。“父亲称自己为‘一二九四方人’,他有一句名言:屈服于失败的人,永远看不到胜利的曙光!”

3.jpg

杨国宇将军,1961年晋升为海军少将

杨国宇的日记《刘邓麾下十三年》记录:刘帅在二野设立了一个全军都没有的编制“军政处”,杨国宇任处长。刘帅特令:“把所有别人管不了的事都给我管起来!”

杨兆蓉介绍:“父亲称之为‘不管部’。印象最深的是,二野经历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艰苦历程,马上要投入到淮海战场,武器弹药在徐州堆积如山,铁路瘫痪一时供不上去,邓小平当时说:‘大战逼近,部队却是瘦的!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大力把弹药粮食运到前线!’1948年,刘邓派父亲到运输司令部全权负责,父亲闯五关斩六将,什么地方大员、铁路旧官员、旧警察的阻挠,全不在话下,愣是抢修好铁路,在指定的期限内,将一车车的武器装备,运往战场。部队抢渡汝河时,老百姓都躲起来了,父亲愣是连夜组织了上千条船只,连门板都做成筏子,载大军过河。前线来要物资的将领们,不管要求办的事有多难,都会说:‘没有你杨大人办不到的事!’从此,‘拼命三郎’‘惹不起的杨大人’名扬二野。”

在杨兆蓉心中,父亲能闯是一个特点,关键是爱学习。“在二野,刘帅就逼着他学习日语,父亲却日语、俄语、英语、数学、地理,只要用得着什么都学。杨白冰曾在父亲的告别仪式上对我们回忆:‘刘帅称二野有四位工农干部知识化的典型,你父亲是其一!’”

父亲一生中,最得意两件事

杨兆蓉告诉红船编辑部,父亲喜欢挑战,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两件事:一是赴南极,二是赴太平洋,全是在古稀之年。

1980年,作为副领队带领舰队远航南太平洋,执行洲际导弹尾舱打捞任务。赴太平洋是对老父亲自身以及舰队一次严峻的考验,经历赤道以及多变的大洋气候,经历不明船只的跟踪,随时准备战斗的考验,顺利完成任务,父亲骄傲至极。1985年,杨国宇又作为副领队带领中央慰问团,参加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落成典礼。

“统观父亲一生经历过多少个第一:1950年,参与组建海军第一个舰艇基地;1956年,组建海军第一个导弹试验基地;1970年,参与保障第一枚东方红卫星上天;参与保障第一枚运载火箭试验成功;1980年,参与第一枚洲际导弹太平洋打捞任务;1985年,参与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成立。”

4.jpg

国宇将军在南极

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海军人

“可以说,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海军人。”谈及父亲与海军的结缘,杨兆蓉如是说道。

1949年4月,张爱萍宣布我国自己的海军成立!1950年杨国宇授命与二野11军军部,赴青岛创建第一个海军基地,任参谋长。从一个陆军大老粗,到被苏联专家赞赏为海军专家,其中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我只知道父亲身边有好几位老师,俄文数学地理甚至文学,他的精力太充分,连上厕所都不放过学习的机会。”

1958年,毛泽东提出要成立我们自己的“导弹部队”。中央决定秘密成立由孙继先上将、栗在安中将为首的二十兵团党委会,接受军委授命,组建我军的导弹部队。在九人党委会中,杨国宇代表海军部。孙继先带领从朝鲜战场上回来的部队,组建我军第一个导弹基地“21基地”,为第一任司令员。与此同时,杨国宇授命与苏联专家坐着直升飞机,飞越祖国的海岸线,最终选址在依山傍海的葫芦岛老龙湾,秘密建设我军第一个海军导弹基地。

5.jpg

“艰苦创业是父亲的强项,他带领着工程部队,开山劈林,住窝棚啃冷馒,风餐露宿。同时,由各大院校、各科技单位源源不断地秘密输入大批高科技青年知识分子。严格保密,有对象的只有分手,否则拒收,同时招收大批初中生学习计算机操作等,也为年轻军官们解决婚姻问题。基地中发生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几代人为之不懈地奋斗!”

1982年,基地发射第一枚“巨浪一号”潜对空导弹,已为海军副司令的杨国宇亲临发射场,在启动仪式上点燃了手中的火炬,那是他在七机部军管时,保留的洲际导弹的一点宝贵燃料。他高举着火炬,向满山遍野的官兵们高喊:“让我们的巨浪腾飞吧!”杨国宇激动的泪花,代表着他为之奋斗了20年的导弹腾飞了!

杨国宇在任上曾带领海军编队巡逻南沙群岛海域,抵达南中国海最南面的曾母暗沙,那是他带领战舰走得最远的一次。临终前,他曾对身旁的工作人员说:“我这一生最遗憾的是无法率领海军舰队走得更远……”

抗战八年也没有这八年复杂与辛苦

1967年5月,杨国宇被派驻第七机械工业部,任军管会副主任、第一副主任。然而十年动乱,教育、科技、文化、卫生领域是被冲击的重灾区,这期间,杨国宇在七机部军管八年,杨兆蓉将父亲的这八年称之为“有苦有乐、耗尽心血”的八年。

1969年8月9日下午,周恩来在国务院会议厅主持召开有关国防尖端科学的会议。当场宣布“部里由钱学森同志挂帅,杨国宇同志为政委。”并对杨国宇说:“他(指钱)和其他专家要是被抓走了,我拿你是问!”当时,还开列了一份需要有卫兵专门重点保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名单。周恩来最后说:“如果有人要武斗抓人,可以用武力保护。”

1970年6月-1974年9月,杨国宇任第七机械工业部核心小组副组长。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文革”期间保护了一批干部、科技人员,保障和维护了科研生产的安全进行,参与领导了战略导弹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试验工作。

6.jpg

杨国宇将军

杨兆蓉介绍:“八年间,军管会主任换了一个又一个,可他这个副主任却从未更换,办公桌上的红机子,可直接与周总理通话。1967年,下乡四清的父亲被叫回开会,军委命基地派工作组赴七机部军管,鉴于到处武斗,政府公检法全部瘫痪,无人愿去,父亲便主动提出:那我去吧。父亲带领军管小组赴七机部三院,稳定局势,恢复生产,好评!后被周总理调到七机部军管。”

杨兆蓉告诉红船编辑部,在周总理“保护好专家,平息武斗,两派联合,恢复生产!”的指示下,父亲便与钱学森紧邻相居,日夜守护,组织起靠边站的专家学者,使915、916两派群众联合起来,恢复生产。

“在高压动荡的环境下,父亲领导组织、保障完成了国防重器的科研和生产,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科研队伍和生产骨干,这是他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上天,第一枚洲际导弹发射成功,尽管他作为第一线的幕后指挥者,无人知晓,但他的付出和贡献,我们是感佩于心的!”

但是,由于文革的乱象,多方力量都在争夺七机部这块阵地,杨国宇只得听从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拒绝任何人对七机部插足,因此被文革小组软禁在京西宾馆,抄家、销毁日记。伤心至极的杨国宇只有向周恩来总理辞职,回到海军。

“父亲曾说,抗战八年也没有这八年复杂与辛苦。”

家训“至诚为宝,无私则刚”

在杨兆蓉心中,生活中的父亲是一个乐观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性情中人;是喜欢舞文弄墨、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的人;是紧跟时代、标新立异、好学上进的人!

“比如,当年我们家第一个有了9寸电视,家里看模糊电视的人挤破头;父亲第一个向我们展示砖头录音机的奇妙;饭桌上要不就讲笑话,乐得大家喷饭,要不就讲新闻,新开发、新鲜事层出不穷;喜欢挑战冒险,在东北的寒冬里,带着‘光脚丫公主’(父亲对妹妹的昵称)光着脚踩雪,长征时三过雪山,父亲就是穿着草鞋,缠上破布爬过去的;父亲花甲之年经常让我陪他横渡玉渊潭八一湖,过后我有些后怕,如果被水草缠绕,我无力救援该怎么办?”

杨兆蓉说,父亲从不讲艰难困苦,他给学校做报告,只会告诉孩子们,草鞋怎么编,皮带怎么吃,草根怎么捣烂,如何打土豪吃大肉。“至于三过雪山草地的艰苦卓绝,我们还是看到了别人的回忆录才得知。”

杨国宇留下的家训“至诚为宝,无私则刚”至今影响着家中的年轻一代。杨兆蓉向红船编辑部回忆起了这样一件往事。

7.jpg

杨国宇将军全家福(右一为杨兆蓉)

“父亲创业时,哪里艰苦,家人就跟到哪。基地初建无房可居,孩子们都和战士同住在临时日本旧军营。部队有自己的子弟学校,条件较好,父母却走后门,把我送到了工人子弟学校,目的是与工农子弟打成一片,铲除优越感。因此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小伙伴们在部队学校尚能温饱,只有我同工人子弟下乡助农,吃糠挖野菜,身上惹上虱子吓得直哭。回家母亲把烫死的虱子给弟妹们看,让他们知道农民的苦,现在的人们听着都是天方夜谭。”

父亲那一代人对腐败的态度

当红船编辑部问起老一代人对待腐败的态度时,杨兆蓉认为,那一辈人基本没有腐败一说,也根本不会想。

“我们常常怀念生活在基地的快乐时光,每天早晨,司令员、政委以及副司令的父亲,三位将军,相互召唤着乘同一辆汽车上班(住区与场区相距20里),当时没有公交,沿途只要遇上没赶上班车的干部战士,都会招呼着挤上车,后来经常有干部同我说:‘我搭过你爸爸的车。’还有好多干部等待分房时就住在我家。”

杨兆蓉还记得,自己结婚时买了个折叠小桌背回家,结果却被母亲训斥:“我们结婚,两个箱子一拼就是桌子,去退了!”无奈,杨兆蓉只能偷偷将折叠小桌送给战友了。

“后来国家富裕了,父亲家里还是用了几十年的公家配发的旧沙发、木床,连书架都是他老人家自己用木板拼凑的。我贫苦的婆婆从广西来京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别看你爸爸当那么大的官,他还不如我呢,我有自己的房产,他什么都没有。”

“父亲曾说: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父亲最痛恨以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取利益,偶尔有人无意中提起,某某的秘书、公务员、儿子都升为将军了,父亲就会发脾气:你眼红啊,那就送你回去当农民!父亲曾培养幸存的二叔的儿子读书,就因其拒绝穿带补丁的裤子,被父亲送回了农村。所以,五个孩子没有一个受到父亲的关照和提携,但对烈士子女和去世战友的遗孀,他却不遗余力的扶助!”【相关图文资料由杨兆蓉提供】

撰文:周晓宇

统筹:张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