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专访|开国少将栗在山之子:父亲被周恩来拉着站在了中间

21 2020-12-21 23:55

“南征北战建奇功,两弹一星炳千秋。隐姓戈壁淡名利,德高望重栽树人。”近日,栗在山将军之子空军驻125厂军事代表栗克悟,在北京西三环航天桥附近的家中接受红船编辑部专访时,用这样两句话概括了父亲栗在山丰富多彩的一生。

1.jpg

栗克悟接受红船编辑部采访

1960年11月5日上午9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中国第一颗导弹——东风一号喷射着浓烈的火焰,腾空而起,直刺蓝天。自此,在戈壁隐姓埋名13年,完成了为导弹筑巢重任的、导弹试验基地主要创建人栗在山的名字被镌刻在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丰碑上。

谈判后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蓄谋发动内战,调集部队重重包围了中原解放区。1945年10月15日,桐柏战役开始,为了牵制国民党主力,为我军大部队进军争取时间,栗在山率部队攻打南召县城等地。为突破敌人封锁,栗在山带领参谋处侦察敌情。为了摸清水文情况,亲自潜入淮河中探测河水的深度、流速等,组织制定方案,最后成功突围。

1946年4月,为争取和平制止内战,栗在山奉命参与三人小组(国民党、共产党和美国三方代表团)在北京饭店的谈判。但蒋介石并没有和平诚意,4月底,已经做好大举围歼我中原部队的准备,和谈只是为了他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得知情报,栗在山立即飞往延安向中央汇报中原地区的情况。

2.jpg

1945年栗在山任中原军区参谋长、兼豫中地委书记

栗克悟告诉红船编辑部,父亲到了延安后受到中共中央书记处五大成员,除当时不在延安的周恩来之外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和任弼时的接见。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听完了中原地区情况汇报后指出:国民党要大举进攻,我们要坚决制止内战。假和谈很明显,中原主力突围势在必行。

1946年6月初,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神采奕奕地来到了栗在山住的窑洞里,与栗在山亲切握手、交谈。栗在山曾在信阳四望山看到抗日游击战争轰轰烈烈,倍受激励,遂将原名栗元恒改为栗在山,表明抗战到底的决心。知道了栗在山改名的经过,毛泽东幽默地说:“啊!你叫栗在山!你栗(立)在山上打游击啦!”。听取完中原情况的汇报后,毛泽东嘱咐栗在山好好休息几天,检查一下身体。栗在山却说:“我熟悉豫西伏击牛山、桐柏山的情况,想回到中原地区打游击。”

1946年6月26日,中原军区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抢在敌人大举进攻之前实施战略转移,突破国民党的包围和封锁,打响了解放战争“中原突围”的第一枪。

建设人民空军,参加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10日,美军越过“三八线”迅速北进,想占领全朝鲜。1952年2月,中央军委决定栗在山任空三军政委,担负起建立新中国空军的神圣使命。

3.jpg

开国少将、导弹试验基地政委栗在山

根据空军部队的新特点,栗在山组织审查、选调了一批干部,调整充实到军直机关。栗在山还深入到各飞行队和各保障部门视察情况,参加查找事故的分析会。

在一次视察部队中,栗在山亲身经历了飞行险情。他乘坐的一架四人座的小型飞机刚起飞不久,座舱盖突然掀开,飞机一下向右倾斜了20度~30度,几乎翻转失速。如果不是驾驶员危机时刻控制好飞机,那机上的人都难逃此难。后来排查原来是起飞时参谋送来了一份文件打开了座舱盖没有锁好。这次事故,让栗在山认识到空军这一军种的特殊性。只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确实掌握好飞行技术。他要求加强对空军部队安全保障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

1952年底,组建才半年的空三军赴朝参战,栗在山兼任中朝联合空军司令部前线指挥所政委,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实施前方作战指挥。栗在山是跨过了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的为数不多的空军高级将领。

最后中国空军击落敌机330架、击伤敌机95架,其中包括戴维斯等多名美国王牌飞行员所驾驶的飞机,打破了美帝国主义空中霸王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奇迹。

迅速成长和壮大的中国空军,令美国人感到不可思议,甚至惊呼:“共产党的中国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了世界空中大国。”

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代表签订协议宣布军事停战。9月底,栗在山回国,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和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栗克悟说,“父亲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从不谋私利。”有一次栗在山的叔叔求他帮忙在部队找个事做,被他断然拒绝。这位叔叔就在机场旁一间破房子住下赖着不走,栗在山得知后买好车票叫保卫处强行将他送上了火车。

这件事似乎不近人情,也令栗在山非常难过,觉得对不住老师,但他坚持了共产党人的办事原则。叔叔是栗在山的七叔栗大俊,也是他的文化启蒙老师。栗在山很想为老师做一些事情,部队当时也缺有文化的人才。但是七叔是栗在山的亲戚,作为部队的主要领导,他不能带这个头。

接受使命,组建基地

1958年2月12日,再过4天就是除夕了。突然一个神秘的电话从北京打到了驻扎大连的空三军政委栗在山将军的办公室,此后不久栗将军的老战友和空三军的指战员们霍然发现,栗在山将军不知何时从人们的视野中突然消失了,有些老战友还曾怀疑:栗在山是不是不在人世了?

原来那个电话是时任空军政治部干部管理部部长朱虚之打来的,要栗在山马上到北京,总政治部副主任萧华要同他谈话。

萧华告诉栗在山:“国家要发展尖端武器,准备决定筹建导弹靶场,国家和中央军委领导都认为你是中国导弹试验靶场政委最佳人选。”直到此时,栗在山才知道了急急忙忙让自己进京的谜底。当时栗在山毫无思想准备,萧华拍了拍栗在山的肩膀,“可以边干边学嘛!过去我们打仗,不也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吗?叫你干就干,我看你一定能干好!”栗在山心里没有丝毫的犹豫。自己虽然从没见过导弹是个什么样子,但党中央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这是信任和责任。

不久后,工程兵进入西北戈壁滩,开始工程勘察和点号布局。栗在山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手机构的组建,人员的选调。在栗在山的组织指挥下,半年时间基地就审查了5000多名干部和学员的档案,选调干部2000余人,1959年底人员总数达到近万人。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完成六个大部和司政后机关的组建。这台“机器”很快地运转起来,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10月,中央让孙继先任基地司令员,栗在山任基地政委。

扎根戈壁,艰苦创业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茫茫戈壁滩上的指战员们,用一首打油诗描述出了当时的恶劣气候。基地上没有住房,缺粮少菜。栗在山便带领部队坚持先工作,后生活的原则。

4.jpg

栗在山参加植树

大家在“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漫天风沙中开展大生产运动,一方面组织部队挖地窝、喝苦水、打沙枣、以解决眼前困难;一方面组织人员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发展畜牧业以保证部队的生存,为今后发射试验和部队建设创造条件打好基础。施工中,不少人口干唇裂,鼻子流血不止。“以苦为荣,以场为家。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 的战斗口号,激发着广大科研人员的信念。他们不仅在戈壁扎下根来,而且一代接一代成为新时代的航天战土。荒凉的戈壁变为了美丽绿洲。

5.jpg

基地官兵开荒生产

栗克悟向红船编辑部诉说:“父亲这辈子真是没有享着福,国家刚刚稳定,他就到最艰苦的西北荒漠创业,一去就是十几年。在基地工作本来就非常艰苦,还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中苏两国对立等,什么都让他赶上了。离休不久就又患中风, 半身不遂。”

栗在山在世时,很少谈自己,可说到他的战友时,就显得非常兴奋。他为他们而感到骄傲。栗在山说:“基地的广大官兵,深居戈壁,以场为家。‘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我非常感激他们!”

“东风1号”首发成功

1960年2月,国防科委下达发射苏制近程地地导弹的任务。关键时刻,苏联专家突然提出中国生产的液氧不合格,拒绝使用中国生产的燃料发射,阻扰我国导弹事业的发展。

当时的基地干部李宗棠回忆,栗政委对他说:“要发扬自力更生精神,靠我们自己把设备仪器安装好,准备用国产液氧作推进剂发射p-2导弹。领导把希望都寄托在你们年轻人身上了。” 李宗棠听了后十分激动,心想一定把光测设备安装调好,发愤图强,为祖国争光。

栗在山率先垂范,在帐篷的油灯下,用罐头盒、三合板等自制简易器材、模型,桌椅床板也都成了训练器材。没有电子计算机用算盘,无数个白天黑夜反复练,经常一干就是连续二十四个小时。

6.jpg

“东风1号”导弹

最后栗在山和基地其他领导用国产燃料各项技术指标的比照实验结果,证明中国液氧合格,完全可用。

然而7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向中国提出撤回全部援华专家。这些都没有难倒中国人民。栗在山代表党委提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精细操作,克服一切困难,打响第一炮,为祖国争光” 的口号,孙继先、栗在山、钱学森等人负责领导整个发射试验任务。

7.jpg

从右到左:栗在山、聂荣臻元帅、基地副参谋长崔子高在发射陈地

1960年11月5日,我国自行生产的近程地对地导弹 “东风1号” 在滚滚气浪中隆隆升空,几分钟后导弹成功命中预定弹着区域,用大漠深处的回响宣告中国第一颗导弹发射爆炸成功。人群沸腾了,聂荣臻元帅兴奋地说:我们成功了!感谢你们为祖国争气,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我们有了自己的导弹了!栗在山也因这来之不易的成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两张极为罕见的照片

8.jpg

从左到右:副司令张贻祥、副总理陈毅、政委栗在山、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代理司令李福泽

导弹试射基地为国防科技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基地官兵和科技人员的功绩和精神也深深感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栗克悟露出灿烂笑容说道:1965年6月,周恩来、陈毅视察导弹试验基地,在与基地领导人合影时,周恩来出人意料地没有按原定的他和陈毅站中间、基地领导们分列两边的常规秩序拍照,硬是把栗在山拉到自己和陈毅的中间,十分动情地说道:“你们劳苦功高,你来站在这里。”陈毅也认真地说:“你们是国家的宝贝,你应该站中间。”说完,两人就紧紧地把栗在山夹在了中间合影。

9.jpg

从右到左:周恩来、栗在山、杨成武

1966年6月,周恩来总理视察基地并检阅部队和工作人员。在登上敞篷阅兵车时,周恩来拉住了栗在山的手:“同我一起检阅部队,看望同志们。你是主人,你应该站在中间。” 栗在山急忙推辞,周恩来却幽默地说道:“我在边上便于看望群众。” 栗在山百般推辞不掉,只好从命,于是又出现了一张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他站在中间位置的照片。

栗在山一直用这两张极为少见的部队主官受中央领导人接见时站在正中间的照片激励自己,默默地更加努力地工作。

导弹核弹,完美结合

1966年,军委决定进行导弹、原子弹结合试验,导弹试验基地为试验首区,负责用导弹将原子弹发射到指定目标。

10.jpg

栗在山讲话,庆祝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导弹携带了核弹头,这可不是儿戏,一旦在调试和发射过程中原子弹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为确保万无一失,基地反复研究方案,制定周密计划,栗在山和基地其他领导下到发射中队蹲点,与官兵同吃同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确保试验成功。

11.jpg

邓小平在栗在山(左)陪同下接见基地官兵

尤其是当导弹装上核弹头后,栗在山陪同特地赶赴基地指导发射工作的聂荣臻元帅来到发射阵地上,哪里最危险他们就到哪里坐镇,给了大家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10月27日9时,导弹点火升空,在沿着预定弹道飞行了9分14秒后,核弹头在目标靶位区域上空预定高度准确爆炸,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国防军事领域的重大突破,共和国从此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武器,极大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力量。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2.jpg

周恩来与栗在山等人合影

1970年2月,国防科委下达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发射试验任务。在栗在山和基地司令员的统一指挥下,基地迅速制订了详细的发射方案,认真开展各项设备的质量检查和综合操作演练。4月23 日,发射阵地的测试检查工作全部完毕。4月24日,栗在山、李福泽和钱学森郑重地在发射任务书上签了字。21时35 分装载“东方红一号” 卫星的火箭准时点火升空,十几分钟后卫星与箭体分离,卫星进入轨道,《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可以独立发射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开启了中国航天史的里程碑!中央将4月24日定为《航天日》。

13.jpg

从右到左:栗在山、钱学森、聂荣臻、李福泽

这年的五一节,栗在山、李福泽等人作为发射卫星的代表,在天安门城楼上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是13 年来栗在山第一次在大型活动中公开露面。

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1985年,为了让年轻干部尽快地走上领导岗位,栗在山主动提出离职休养。其实他并没有休息,接着就组织创建了国防科委老干部大学。1990年,他突患脑血栓,以致半身不遂。但他坐在轮椅上还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建设。栗克悟说:“父亲生前很少谈自己,父亲的经历我们大多是听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他的战友及他们的子女介绍,看了他们的回忆录和相关资料才知道的。他们说, 栗在山是极具亲和力的好领导,他以高尚的人品、高超的领导艺术,把一班人团结在一起,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团队精神和战斗力,这是他的最显著特点。”

栗克悟说,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照顾很少,却非常关心他人,经常资助有困难的同志,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记得1974年冬的一天,国防科委组织机关到总政礼堂看电影,人们看到栗在山的车来到礼堂前,认为栗政委也来看电影了,可是从车里下来的却是三位烧锅炉的职工。点滴的平凡小事,成为栗在山设身处地关心他人的一个缩影。

“从内心说,我们为有这样的好父亲而骄傲。为了使那些在基地戈壁滩上战斗一辈子的官兵能够回到内地安度晚年,父亲离休后跑了好几个省、市与当地政府协商,组建了多个干休所,使基地一些离退休人员在内地得到了安置。” 栗克悟说,父亲的老部下提起这些事,从心里感激他们的老政委。

情系东风,魂归戈壁

14.jpg

1996年,栗在山重返西北导弹试验基地

1996年8月,八十岁身患半身不遂的栗在山,坐着轮椅再次回到酒泉基地。在掩埋着聂荣臻、孙继先等500多位国防科技事业奠基人和航天先烈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里,栗在山挣扎着从轮椅上站起来,在旁人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到孙继先的墓碑前,用拐杖轻轻地敲了几下墓碑,嘶哑着说:“老伙计,我来看你了!基地现在建设的很好,实现了你我当年的夙愿。”然后,他深深地鞠了个躬:“战友们,安息吧!”2006年12月30日,栗在山走完了他光辉又艰辛的一生。

15.jpg

1996年,栗在山为太原发射中心题字

栗克悟说:“遵照父亲生前的遗愿,我们将他的骨灰送到酒泉导弹试验基地安葬,让他永远陪伴他钟爱的航天事业。”2007年4月3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为导弹基地的第一任老政委举行了庄严的骨灰安放仪式。

撰文:向丽媛